南投.集集 清濁同流說集集 獅象守水口寶地

文/人間社記者胡堯儲 |2023.03.13
6135觀看次
字級
集集火車站。圖/人間社記者胡堯儲
軍史公園陳列三軍除役裝備,入口牌樓仿十三目仔窯設計。圖/人間社記者胡堯儲
集集環鎮觀光小火車。圖/人間社記者胡堯儲
清朝總兵吳光亮所勒的「開闢鴻荒」石碣。圖/人間社記者胡堯儲
陳世烈所勒的「化及蠻貊」石碣。圖/人間社記者胡堯儲
集集攔河堰。圖/人間社記者胡堯儲
十三目仔窯。圖/人間社記者胡堯儲
明新書院。圖/人間社記者胡堯儲
集集「綠色隧道」濃蔭蔽天,成為遊人喜愛的觀光道路。圖/人間社記者胡堯儲
大眾爺祠及百年大樟樹。圖/人間社記者胡堯儲

文/人間社記者胡堯儲

南投縣集集鎮地處清水溪、濁水溪交匯處,有「清濁同流」之稱。清朝總兵吳光亮受命開山撫番,在此留下「開闢鴻荒」石碣;集集攔河堰修築時,為免石碣沒入溪中,特別斥資2億元改變壩軸位置,因此石碣又稱「2億古蹟」。

集集早期是布農族與邵族的聚落,如今為日月潭風景區南側入口。清康熙61年(1722年)巡台御史黃叔璥所著《台海使槎錄》,首次出現「集集」之名,但未言明來由,有可能取自日月潭地區邵族部落Chip-Chip社的音譯。

二方石碣 國家一級古蹟

清同治13年(1874年),台灣發生「牡丹社事件」,翌年由清廷推行「開山撫番」政策,修闢八通關古道,在集集留下「開闢鴻荒」與「化及蠻貊」二方石碣,均為國家一級古蹟。

「開闢鴻荒」石碣位於集集大橋北端濁水溪畔,溪北為獅仔山,溪南為象鼻山,兩山對峙,據說是「獅象守水口」的風水寶地,為通往水里、八通關及花蓮的入口,形勢險要。

「化及蠻貊」石碣位於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東北方田園中,為光緒13年(1887年)劉銘傳撫台期間,由首任雲林知縣(兼雲林撫墾局委員)陳世烈所勒,以誌其撫墾事蹟。

明新書院 校園內的義學

位於永昌國小校園內的「明新書院」,是國家三級古蹟。光緒9年(1883年)濁水溪氾濫,帶來大批漂流木,地方發起建立書院,1885年書院竣工,成為濁水溪畔的義學,書院內供奉文昌帝君、孔子及製字先師倉頡等牌位。

萬善同歸 大眾爺祠信仰

清初台灣民變頻仍,乾隆51年(1787年)林爽文事件、同治元年(1862年)戴潮春事件,都曾在集集發生過戰鬥,陣亡者合葬建祠祀祭。據傳大眾爺祠為「鯉魚地」風水,因此祠前建有鯉魚池,祠內有道光27年(1847年)石刻香爐一只。

盛產樟腦 洋人進出街庄

台灣盛產樟腦,清廷於1863年將樟腦改為國營,當時西方照相術使用的底片、製造無煙火藥的安定劑,都需樟腦砂為原料;集集因樟腦業勃興而洋行、酒館、旅社林立,百餘年前即有洋人進出,成為濁水溪中游最繁榮的街庄。

日治時期持續樟腦專賣制度,1919年成立「台灣製腦株式會社」,設東勢、集集兩出張所,負責物流配銷,將腦砂與腦油運送至台北總工廠精製。集集出張所建築群為傳統木造日式結構,2019年被列為南投縣歷史建築。

集集山蕉 天皇御用水果

台灣曾有「香蕉王國」的美譽,日治時期,首任台灣總督樺山資紀以集集出產的「山蕉」進貢給日本天皇,受到天皇喜愛,因此集集的山蕉遂成為「御用蕉」,當年進貢的山蕉,籃子外頭標籤特別標示「千」字,以示御用水果。

國防教育 軍史主題公園

軍史公園位於八張里,921地震後,鎮公所為推展觀光,陳列三軍除役的軍事裝備,包括C119運輸機、F104戰機、海軍陸戰隊LVT兩棲登陸艇、戰車、山砲及船錨等零件,每一項除役裝備都有一段為國奉獻的故事與歷史。

鐵道旅行 歷史建築車站

集集線鐵道是日人興建日月潭發電系統,為運送建材機具而建,1919年動工,1922年通車,全長29.7公里,為南投縣唯一的鐵路。

以檜木建造的集集火車站,建於1934年,具歐式及和式混合風格,2004年由前文建會核定為歷史建築。現有站體為1933年將楊梅車站拆除的材料拿來組建的。車站在921地震時受損,由民間籌款整修。

綠色隧道 單車遇見火車

知名的集集綠色隧道,起自隘寮里,止於田寮里,全長約3.5公里。昭和16年(1940年),日本為紀念開國2600年,發動居民種植樟樹而成,當時以戶為單位,如果樟樹枯死則要受罰。

綠色隧道濃蔭蔽天,如今是許多單車族慢遊集集的必去之處,由於許多路段與集集線鐵道並行,因此有機會遇到緩緩駛過的集集線火車,為集集之旅留下小驚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