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台北訊】校長楊智璇一封e-mail,不但為東部後山的迷你小學—學田國小學生募到鞋子,還募到手表、厚大衣、學生的畢旅經費、文具和舊書,甚至還幫助了鄰近的兩所小學學生。至今社會仍捐贈不斷,楊智璇在感動之餘呼籲民眾把愛心和善心,幫助其他偏遠小學。
位在花蓮富里鄉最南端的學田國小,是楊智璇服務的第一所小學,全校學生不到六十人。因為學校四周都是農田,不但沒有公車到學校,距離火車站也有一段距離,學區內九成七家庭務農維生。因為焚風加上暖冬,家長收成不好,有很多學生無錢買鞋。
楊智璇想到利用電子郵件替孩子籌募物資,信中她這麼寫著:「學田孩子布鞋裂開的一大堆,九成以上的孩子只有一雙布鞋,其中不少人甚至鞋子早已『開口笑』…」、「只要有鞋子沒裂縫、不太髒的二手鞋,或存貨賣不出去的,孩子拿到適合的size就很高興了…」
一開始,她只把郵件寄給五、六名大學同學。沒想到郵件經過不斷轉寄,不到一個月,二手鞋、手表甚至小額捐款,不斷湧進學校。雖然早已超過學生的需要,但社會的捐贈還是不斷,楊智璇笑說,「學校已經快變成貨運中心了」。如今她忙把多餘物資,篩選過濾後轉捐給鄰近的永豐、明里兩所小學。
除了一般民眾捐物資、小額捐款,包括統一、伊甸、張榮發文教基金會、生命之光…等企業、社福團體,也分別捐助物資,或認養學生早餐。甚至有小型的製鞋、製衣工廠告訴學校,日後只要學校提出需求,願意無條件提供衣服和鞋子。
社會的愛心讓楊智璇很感動地說:「以後不管誰來接這所學校的校長,都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