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有本】現代人如何參禪

文/聖嚴法師 |2023.03.12
3952觀看次
字級
作者簡介 聖嚴法師(1930~2009) 思想家、作家暨國際知名禪師,著作豐富,中、英、日文著作達百餘種。法師著重以現代人的語言和觀點普傳佛法,提出「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以豐富的禪修經驗、正信的佛法觀念和方法指導東、西方人士修行,更致力於國際弘化工作,其寬闊胸襟與國際化視野,深獲海內外肯定。

文/聖嚴法師

過去很多個世紀以來,主要都是僧尼,也就是正式受持戒法的出家人在禪修。雖然在家人也有習禪的,但他們通常不會受持出家人的戒律。不過,過去一個世紀以來,在家修行者的比例卻超過了出家修行者。另外,隨著禪引介到西方,修行大眾也進一步發生了變化。

美國人經常是以一種半吊子的態度接近禪的,也就是修行幾天、幾個月或幾年,只求得到若干體驗和知道禪到底是什麼就滿足。他們大部分不會像過去的中國僧尼那樣,投入全部的生命去禪修。因此可以說,絕大部分的美國禪修者都不是「專業」的禪修者。

在日本,禪修還是一種全時間的投入,只不過它已不再強調是出家團體。因此,禪從中國傳入日本再傳入美國,可以說是經歷了一個逐漸稀釋的過程。在中國,修行者是不是達到開悟,其標準高得不得了。但在今天的日本,這個標準卻要低了一些,而到了美國,又再降低。這直接反映了嚴格、有深度修行的標準也降低了。這是一個讓人傷感的事實,不過,在一個對禪感到陌生的文化裡,低標準讓修行者不那麼容易氣餒。

即使標準有往下走的趨勢,但不管在任何國家任何時代,參禪仍有最起碼的要求,若不能符合這些要求,就不能稱之為參禪。這些要求,最基本的是對身體的規範,也就是道德上的規範與身體姿勢上的規範。其次是那些能夠調攝身、心、息,可以讓人進入心一境的禪定原則。

對身體的規範可以進一步分為幾類:(一)坐禪前應該遵守的規則;(二)坐禪時應該遵守的規則;(三)進行其他活動(如走路、站立、躺臥、吃東西、說話等)時應遵守的規則。

節制欲望心則靜

首先,一個人必須建立非常規律的飲食習慣。不應該吃太多,但也不應該吃太少,而讓自己變得太虛弱。此外,也不應該攝取太多刺激性的物質,因為它們對修行和健康都是不利的。想要修行得好,需要強健的身體、敏銳而清晰的心靈。因此,對於飲食的種類和數量,以致於進食的方式都必須非常重視。

規律的工作和休息也是同樣需要的。最好有固定的作息時間,而且不要讓自己太緊繃或太疲累。另一方面,無所事事一樣是非常不好的,發揮身體的能量有助於維持身體健康。

如果是在家人,那夫妻之間的性行為是必須和正常的,但要知所節制。夫妻的愛不應該建立在肉體關係上,而應該奠基於共同的展望和相互關懷。如果一個人性生活太頻繁,將極難培養出深邃的定境。

談話與社交應該盡量避免。說話或聽別人說話都難免會讓心思遊走,況且,大部分的話題都無多大意義(尤以聊天的時候為然)。心思遊走是修定的極大障礙。如果一個人的心老是跟著嘴巴和耳朵打轉,又怎能指望在修禪中有所進步呢?

「貪」和「瞋」的強大力量會不斷攪動著心靈。雖然「瞋」是時斷時續的,但貪則時時刻刻與我們同在,這分別表現在對財富、名聲、異性和漂亮事物的貪愛上。如果心老是受到這些欲望對象的過度刺激,或是因為無法得到它們而煩惱不安,心就不可能安靜和沉澱下來。如果心無法安靜下來,自然不會清晰,禪修是不可能有效的。因此,修行者必須持續不斷提醒自己要放下執著與欲望。靠著單純的環境與節制欲望,心就可以穩定地邁向安靜、專注和清澈。這是相當重要的。

(摘自《牛的印跡:禪修與開悟見性的道路》,法鼓文化出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