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大懷璧獎創立滿10年 扮演伯樂尋找學術千里馬

羅智華 |2023.03.06
1016觀看次
字級
興大首次舉辦「懷璧獎」頒獎,由時任李德財校長(左2)頒獎。圖/興大提供

【記者羅智華台中報導】為鼓勵優秀年輕學者,中興大學10年前由時任校長李德財創辦「懷璧獎」,獎勵45歲以下具研究潛力學者。獎項創立至今屆滿10年,有35位教師獲獎。曾獲獎的材料系副教授薛涵宇認為,懷璧獎如同「伯樂」,尋找具潛力的千里馬,對年輕學者來說是很大鼓舞。

有鑑於國內學術界的傑出研究獎選拔,年輕學者往往與眾多資深的學者共同角逐,幾乎沒有機會脫穎而出。因此,李德財2011年8月上任後,透過自籌經費、校內自辦選拔的方式,希望獎勵學校更多年輕的學者,投入創新研究。

而首位捐款響應的,鮮少人知道是去年年底甫驟逝的浩鼎生技創辦人張念慈。李德財表示,他與張念慈是台北市立大同初中的同學,他在接任興大校長後的一次聚會,張念慈問他想為興大或高教做些什麼,在得知李院士想設立獎勵年輕學者的獎項後,張念慈主動捐出100萬元,並以「1964級大同初中12班」名義發起捐款,最後由張念慈、李德財、謝輝和、游丞德、周雙仁各捐100萬,以「1964級大同初中12班」捐助懷璧獎500萬,作為懷璧獎的初始基金。

李院士表示,張念慈相當低調,幾乎沒有人知道他捐款的事,雖然他與興大無淵源,但卻十分提攜後輩,因為有這些初中同學的響應,後續上海EMBA校友黃明端也響應捐助300萬、興大校友林英祥捐助約235萬台幣,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董事長高希均、大江生醫、謝士滄、徐新宏各捐助100萬,懷璧獎總計募得1500多萬元。

曾獲獎的行銷系副教授陳明怡表示,「在校外獎項名額有限與競逐困難的情況下,能給予年輕學者肯定與資源是很好的政策。」日後,多數得主也在學術領域嶄露頭角,陸續榮獲國科會吳大猷獎、優秀年輕學者研究計畫、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未來科技獎、國家新創獎等國內外重要獎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