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近日配合國防部全民防衛動員資訊整合系統,擬將參與服勤動員準備執行計畫16歲以上學生名冊填入國防部系統,引發動員學生上戰場的疑慮。圖/資料照片
【記者曾博群台北報導】教育部近日配合國防部全民防衛動員資訊整合系統,擬將參與服勤動員準備執行計畫16歲以上學生名冊填入國防部系統,引發動員學生上戰場的疑慮,教育部今日表示,評估後認為名冊留校備查即可,各高中即起停止辦理。
教育部今天表示,教育部已於91年訂有「高級中等以上學校防護團編組教育演習及服勤辦法」,要求高中以上學校應於年度開始前,完成防護團實施計畫策定及防護團人員編組,是既有規定。學校防護團則需實施相關教育訓練,並配合防災演練、萬安演習等,培養學生於災難時發揮自救和救人的能力。
依上開分類計畫,高級中等以上學校編組「學校防護團」,實施相關教育訓練及配合年度定期防災演練、萬安演習等,落實逃生避難演練,培養學生在災難發生時發揮校園安全、自救、救人能力,有關人員編組名冊留校備查。
教育部長潘文忠解釋,根據《民防法》規範,教育部2002年訂定「高級中等以上學校防護團編組教育跟服勤辦法」,學校每年都要提出相關計畫跟人員編組,進行防災演練、萬安演習、逃生避難等訓練,都有造冊、編組名冊,像消防班、防護班、工程班等,這些名冊過往都是由學校造冊後,留在學校被備查。
外界對於造冊資料要上傳全動署新建雲端系統也有疑慮,潘文忠說,教育部今天已正式行文各縣市政府,轉知轄內各級學校,了解學校防護團編組任務,把這些名冊留在學校備查,並停止填報相關資訊到此資訊系統。
教育部重申,全民國防教育已列高級中等學校部定必修,防災教育、安全教育議題亦已納入十二年國民教育課程綱要,並依國小、國中及高中階段,規畫適合其身心發展之學習目標、學習主題與內涵。
教育部持續督導各級學校結合每年各級政府定期防災演練、萬安演習,落實逃生避難演練,並落實防災教育、安全教育及全民國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