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檔案】

 |2008.05.10
1644觀看次
字級

魯迅18819月25日生,中國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

.1902年日本留學,原在仙台醫學院學醫,後從事文藝工作。

.1905-1907年,發表「摩羅詩力說」、「文化偏至論」等論文。期間曾回國奉母命結婚,夫人朱安。

.1909年,與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譯「域外小說集」,介紹外國文學。

.1918年5月,首次用「魯迅」的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五四運動前後,參加「新青年」雜志工作,成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主將。

.1918年到1926年間,陸續創作出版了─

小說集:吶喊、彷徨;

論文集:墳;散文詩集:野草

散文集:朝花夕拾、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等專集。

.1921年12月發表的中篇小說「阿Q正傳」,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不朽傑作。

.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學生愛國運動,為北洋軍閥政府通緝,南下到廈門大學任中文系主任。

.1927年1月,到當時的革命中心廣州,在中山大學任教務主任。

.1927年10月到達上海,開始與其學生許廣平同居。

.1929年,兒子周海嬰出世。

.1927年到1936年,創作了歷史小說集「故事新編」。

魯迅的一生,對中國文化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領導、支持「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學團體;主編了「國民新報副刊」(乙種)、「莽原」、「語絲」、「奔流」、「萌芽」、「譯文」等文藝期刊;大力翻譯外國進步文學作品和介紹國內外著名的繪畫、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學,編著「中國小說史略」、「漢文學史綱要」,整理「嵇康集」,輯錄「會稽郡故書雜錄」、「古小說鉤沈」、「唐宋傳奇錄」、「小說舊聞鈔」等等。

.1936年10月19日因肺結核病逝於上海,葬於虹橋萬國公墓。

.1956年,魯迅遺體移葬虹口公園。

.1938年出版「魯迅全集」(二十卷)。

.1981年出版了「魯迅全集」(十六卷)。

小說:祝福、阿Q正傳、藥等先後被改編成電影。

魯迅的作品充實了世界文學的寶庫,被譯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世界語等50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擁有廣大的讀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