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 到底長什麼樣子?

文/正崴生物科技 |2023.02.27
1848觀看次
字級
圖/正崴生物科技
圖/正崴生物科技

文/正崴生物科技

微生物既為肉眼看不見的微小生物,但有時又可以培養放大成肉眼可見的形體,那麼究竟用肉眼要如何觀察微生物菌?肉眼下他們又長成什麼模樣呢?

培養放大 觀察菌落



以細菌、真菌舉例,這兩類微生物都有一個特質,就是單個細胞時極度微小,但可以經由培養放大成一個菌落(即一堆細胞組成的小群落),菌落在肉眼下就可以觀察得到了!

真菌在菌盤上的菌落型態,大致可分成「酵母菌類型」菌落與「菌絲類型」菌落,酵母菌類型菌落類似細菌菌落多為圓形;菌絲類菌落則是菌絲集結而成,且隨其菌種或培養基……等不同,菌絲菌落的顏色、綿密蓬鬆程度……等,也會隨之不一樣。

所以說只要用對方法,就能直接觀察到微生物存在喔!有句話說:「人帥益生菌,人醜大腸菌。」雖然大腸桿菌吃多了會鬧肚子生病以外,但是從菌盤上觀察菌菌們,它們可是晶瑩剔透的很可愛啊!

那麼既然我們了解到細菌與真菌在培養基上相對巨觀的型態,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單個微生物菌細胞經由高倍率放大鏡(也就是顯微鏡)放大後實際的長相吧!

顯微鏡下 現出原形



細菌普遍大小約在1μm(微米)左右,約等於頭髮寬度的1/100倍,有各式各樣形狀,常見如短桿狀、長桿狀、球狀、螺旋狀、弧狀……等,除形狀外細菌也擁有各式各樣的「髮型」,如單極生、雙極生或周生鞭毛……等。

真菌大小、長相型態相當多元,在顯微鏡下的真菌可以簡單區分成「酵母型態」或「菌絲型態」兩種,酵母型態真菌常見是橢圓形狀,最大的特色就是會進行出芽生殖,進行出芽生殖過程很像酵母菌頭上綁了包包頭,而出芽長出的包分離後就是新生的酵母菌,菌絲型態的真菌在顯微鏡下呈現長絲狀,通常菌絲型態真菌會發育出各式各樣的產孢結構,或是孢子來繁衍後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