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微糖溫紅
兩代之間的教育理念差距,在教與養之間來回爭執,小至一塊餅乾,大至人生規畫;小至細碎微詞,大至槍林彈雨。
自小姪子出生,媽媽替上班的姐姐照料孩子開始,家裡多了很多笑聲及童言童語的同時,也多了些許爭吵,讓家裡暖烘烘也鬧哄哄的。
媽媽認為家裡的孩子都是依她的方式照顧長大,沒有什麼問題,為何現在的小孩子卻限制這麼多,連喝奶粉的年紀都嚴格控制?可新生代母親的第一個孩子喜歡照書養,觀念大不同,很難斷定誰對誰錯。專家說的話自有科學根據,上一代人的經驗累積也不容小覷,可畢竟孩子是姐姐懷胎十月辛苦生出的,想給孩子最好、最正規的教養方式,身為家人,我們理當尊重與理解,在合理的情況下配合。
媽媽時常向我抱怨姐姐難搞的一面,諸如不能吃糖果、哄騙小孩等,我通常不會附和,家裡已經夠火熱,不需要我搧風點火。通常我會跟媽媽建議:「把外甥給保母帶,妳少了壓力,家裡少了爭吵,經濟許可的情況下,這是唯一解法。」可媽媽擔心姐姐經濟壓力負擔過大、保母的品質及小孩子的安全問題……說到底,無解,只能互相退讓。可兩人都站在為孩子好的立場上拉扯,這場戰爭不知道會延續到小外甥幾歲?也或許這是一輩子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