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產業觀察】老字號企業疫後新觀察 文/記者謝希瑤、王雨蕭、魏弘毅等 |2023.02.18 語音朗讀 568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醬菜師傅在北京六必居加工車間演示醬菜製作技藝。圖/新華社顧客在北京稻香村「零號店」排隊購買糕點。圖/新華社漳州片仔癀藥業公司博物館展出的片仔癀系列產品。多年來,片仔癀一直位居大陸中成藥單品種出口創匯首位。圖/新華社2021年8月25日拍攝的北京稻香村「零號店」。圖/新華社北京前門內聯升總店內拍攝的手工布鞋。圖/新華社大北照相(北京前門大街店)顧客絡繹不絕。圖/新華社漳州片仔癀藥業公司獨家生產的片仔癀中成藥錠劑。圖/新華社 文/記者謝希瑤、王雨蕭、魏弘毅等二○二三年開年,大陸隨著疫情防控轉入新階段,一家家歷經歲月洗禮的老字號企業也煥發新顏,以其濃厚的傳統文化增添了節慶儀式感,成為消費新亮點。立春,山東青島。具有百年歷史的台東路步行街上人頭攢動,展示著一個個老字號品牌。由大陸商務部主辦的二○二三年「老字號嘉年華」活動在此啓動。每逢時令佳節,逛老字號店鋪,品老字號美食,看老字號手藝……對很多人來說,一家家承載著歷史積澱的「中華老字號」就是記憶中一抹熟悉的味道,一絲難忘的鄉愁,飽含著濃濃的情懷與記憶。百年滄桑,金字招牌,新華社記者深入大陸多地老字號企業採訪,觸摸新時代新征程上老字號企業發展新脈搏,探尋未來發展新動向。歷久彌新展新氣象早晨八點剛過,北京稻香村「零號店」門口已排起七、八公尺長隊。店裡新上的「福兔獻瑞」系列兔年糕點,手工鮮做、門店現烤,來晚了就沒有了。「銷售的火爆程度超乎我們預計,今年開年以來整體銷售額同比增長了近百分之四十,已經恢復到二○一九年的水平。」北京稻香村副總經理俞大治說。同樣的,對許多講究的北京人,慕名而來的外地人,直奔百年風味老店六必居,開年以來,北京六必居所有門店銷售額同比增長約百分之三十八。一張照片,紀念團圓,傳承記憶。從小就在大北照相館照相的宮先生也帶著自己的孩子前來拍照。「家裡有這個傳統,也想給孩子留下美好的回憶。」開年以來,大北照相門市日均客流量二千六百四十三人次,銷售同比增加百分之四十五,日均客流量同比增加百分之三十七,客流量最大時要排隊三個小時。二○二三年開年,隨著疫情防控轉入新階段,一家家歷經歲月洗禮的老字號企業也煥發新顏,以其濃厚的傳統文化增添了節慶儀式感,成為消費新亮點。目前,大陸有中華老字號一千一百二十八家、地方老字號三千二百七十七家。其中有七百零一家中華老字號創立至今超過一百年。據大陸商務部監測,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中華老字號企業處於盈利狀態,即便近幾年受疫情影響,仍有七成以上保持盈利;二○二二年,近百分之三十五的老字號企業年銷售額超過人民幣一億元,突破人民幣一千萬元的占七成以上。上海老字號國貨「大白兔」成為熱銷年貨;福州百年老店聚春園通過電商將美味銷往各地;廣州老字號數字博物館迎來大批消費者打卡購物……大陸各地,線上線下,大批老字號熱度攀升,展現出歷久彌新的生機活力。兔年春節假期,京東平台「老字號」相關詞搜索上升百分之一百二十;去年「六一八」購物活動期間,百雀羚等老字號品牌多個單品在拼多多銷量同比增長超百分之四百;「雙11」購物節,京東、淘寶等平台多個老字號品牌成交額大幅增長……老字號融入新國潮走進有著「中國布鞋第一家」之稱的內聯升總店,「玉兔迎新」生肖彩繪鞋、「卯足」國潮男鞋十分吸睛;喝一杯 「大內.宮保」咖啡,再逛一逛非遺博物館,以全新方式打開百年老店的傳奇故事。北京民間流傳:「頭頂馬聚源,腳踩內聯升,身穿瑞蚨祥,腰纏四大恆。」始創於一八五三年、以做千層底朝靴起家的老字號品牌內聯升,如今也在傳承與創新中融入新國潮。「希望打破年輕人對於內聯升人老、店老、產品老的刻板印象。」內聯升鞋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程旭說。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說,老字號的優勢在於「老」,老品牌、老技藝、好信譽、好口碑。但老字號的不足,一定程度上也源於「老」,可能存在觀念老化、機制老化等問題,特別是在年輕群體中的接受程度不夠高,難以滿足當前消費升級和時代發展需要。唯有守正創新發展,才是老字號的出路所在。引入「九○後」海歸設計師、推出針對「九五後」、「○○後」的潮流副線大內聯升、與國際知名潮牌合作聯名款、推出潮鞋快閃店……近年來,內聯升主動將目光投向年輕人,努力探索「從朝靴到潮鞋」的時尚化轉型。樣式再「潮」,也離不開一針一線的扎實針腳。二○○八年,「內聯升千層底布鞋製作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近四十種工具,九十多道工序,光是納鞋底,就要花費一個熟練工人三天時間。」內聯升第四代傳承人的徒弟蔡文科師傅說,目前機納技術還遠達不到人工技藝水平。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副司長李曉松說,正是這些世代相傳的傳統技藝、工匠精神和誠信理念,成為老字號企業不斷適應時代發展、歷久彌新的重要因素。百年老店經營找到市場認可的調子走進位於山東聊城東阿縣的東阿阿膠產業園,工廠車間處處是科技元素,5G和大數據等技術助力生產工藝及營銷模式持續升級,過去九天九夜的製膠流程在這裡提升了三十多倍。預計二○二二年企業盈利比上年同期增長百分之七十三至百分之八十四。天津達仁堂積極探索科研數位化,將臨床記錄「痕跡」轉化為大數據,為學術研究提供支撐;浙江西泠印社聯名《三體》推出多款新奇有趣產品;北京東來順通過盒馬鮮生渠道銷售聯名水餃,利用直播平台「達人探店」拉動銷售……盛秋平說,老字號的創新應當是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是對標先進理念、順應市場機制的創新,是符合企業長期規畫、取得市場普遍認同的創新。只有定準群眾認同、市場認可的「調子」,才能找到守正創新的「路子」,實現長期發展。品牌價值富有空間「很多外國人不會說中文,也能說出片仔癀三個字。」片仔癀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林緯奇說。開年以來,位於福建漳州的片仔癀生產車間加班加點,一批批產品陸續銷往印度尼西亞、泰國、新加坡等海外多個國家。僅元月上旬,產品銷量就達去年全年的十分之一。福建漳州方言把熱毒腫痛統稱為「癀」,因一片即可退癀,故名「片仔癀」。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片仔癀已走過近五百年歷史,以其獨特的配方和療效,受到海內外消費者的青睞。老字號在消費促進、產業升級、文化引領、民族自信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具有極大的品牌價值開拓空間。盛秋平說,從國際上看,重視對老字號的保護支持是普遍作法,日本僅二○二二年就有一千三百多家企業迎來了「百年生日」,入選二○二二年《財星》世界五百強的德國企業中,有一半發展歷史超過百年。大陸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第二大消費市場、貨物貿易第一大國,有條件、有能力、也有必要培育壯大一批自己的「百年老店」。 前一篇文章 【大陸產業發展】京津中關村 科技城 文化、科技相融的新城崛起 下一篇文章 【考古的故事】 漳州聖杯嶼 打撈沉睡700年元代海船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4【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5退休之後2025.05.0106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7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8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9【創作花園】居家環境大作戰2025.04.3010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大陸產業發展】二次元之都 愛是消費力【大陸產業發展】千年秦淮的燈彩經濟【考古的故事】陶寺的調查研究報告【大陸產業發展】千年古城 變身玻璃器皿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