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龐畢度中心「聖跡」展 集2百位名家 台灣蔡佳葳「磨菇禪」 呈現無常「生」之美
【本報綜合報導】台灣旅法藝術家蔡佳葳今年新作品「磨菇禪」,今天起到八月十一日在法國龐畢度中心的「聖跡」大展中,與哥雅、畢卡索、康定斯基等約兩百位世界級大師的繪畫、雕刻、裝置、詩歌朗誦、音樂影片等作品一起展出。
法國政教分離一百年,有關神聖事務的藝術展覽屈指可數,因此,龐畢度中心從七日開始的「聖跡」展眾所矚目。這個特展並把龐畢度文化中心拉回到以多元跨行展覽而打出名號的創立宗旨,讓當代人憂心的問題,透過視覺藝術呈現。
這次展覽集中兩百多位藝術家的創作,從一進場就見到哥雅的版畫,到孟克、畢卡索、康定斯基等人的油畫,還有第一代色域繪畫代表畫家巴奈特‧紐曼,或錄影藝術先驅比爾‧維奧拉,共展出近三百五十件包括繪畫、雕刻、形體裝置、詩歌朗誦及音樂影片等作品。
所有參展作品均以主題分類,如大啟發、對無限的追憶、超越肉眼及東方智慧等。台灣藝術家蔡佳葳的作品屬於東方智慧主題,她以三塊黑色土壤種植咖啡色的磨菇,在磨菇白色身形上寫著《心經》。
蔡佳葳說,她在新採摘下來的磨菇上寫著談「空」的《心經》,既呈現它們自然的無常過程,也讓它們具有重生的意義。
龐畢度中心在展覽介紹中指出,人類自古對自身的來源、去向及身分問題好奇不斷,並透過藝術創造和宗教活動直接串聯,來解讀生命的疑惑。隨著十八世紀以來大潮流的改變,「神」在浪漫主義創作中的逐漸淡化,使得藝術家不只像過去只在教堂中為神服務,對於形而上的探索未曾停止過。因此,特展主要就是表現二十世紀藝術家如何探索生命的問題,而當代藝術家又如何被此激發靈感,由此開展出現代藝術。。
在巴黎展覽三個月之後,這個特展將轉往德國慕尼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