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我是國一的風紀股長,自從我當上風紀之後,許多同學都對我有成見,不是不服氣,就是在背地裡對我罵髒話,我媽有教過我要忍辱不瞋,對別人的辱罵要忍,我雖然做到了,可是,班上卻愈來愈吵,都不服從我和班長,我該怎麼辦?
福報禪師答:請問國文課上過《孟子》了嗎?在《孟子‧公孫丑》篇裡有句話說:「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無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
簡單地說,「反」是反省;「縮」是正直;「褐」指黎民百姓。整句可以這麼解釋:當別人對我有所批評,自我反省後,確知言行的確值得檢討,那麼即使批評的人只是販夫走卒,我能不懼怕(而改進)嗎?相對的,如果確定自己做的事是正直而有理,那麼即使面對千萬人,我也會毫無畏懼地勇往直前。
孩子!如果你是對的,就不要對自己起懷疑。這有兩個重點,第一是「反省」這門功課,你做到了沒有?第二是你管理的方式是正直的嗎?你有沒有公報私仇?有沒有執法不公?有沒有標準不一?有沒有嚴人寬己?……
當風紀股長管理班上秩序,是一種發心的職務,佛門裡有句話說:「菩薩低眉固然是慈悲,金剛怒目更是大慈悲。」意思是說,誰都想當慈眉善目、好人緣的人;相對的,金剛護法展現的怒相威嚇壞人,不但能保護好人,同時也適時讓壞人懸崖勒馬,不再繼續壞下去,但是卻因此讓人不敢親近。這就是風紀股長啊!
你有一位很有智慧的母親,當然她的智慧也需要你肯聽話執行。的確,對於無理的謾罵,我們根本不需要放在心上發酵;面對沒有理智的反抗,卻必須堅定立場,你和班長都有責任保護守法的同學,和班上的榮譽。
宋朝相當有名的包青天,不也是一樣因公平執法得罪不少人嗎?但他同時也獲得絕大部份百姓的愛戴不是嗎?這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見成效的,只要你堅持做對的事,總有撥雲見日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