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 特定微生物可改變大腦及行為 腸道細菌療法 助改善心理健康 編譯/韋士塔 |2023.02.04 語音朗讀 496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Unsplash 編譯/韋士塔人類腸道中有多種細菌、真菌及微生物,科學家指出,有些細菌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思考,甚至能提供改善心理健康狀況的新方法。腸道有如細菌的殖民地,地球上的細菌數量需以兆來計算,並包括數千種不同的物種。這些細菌、古細菌與真核生物,早在人類出現之前就已存在。科克大學(University College Cork)解剖學和神經科學教授克萊恩(John Cryan)表示,這些微生物群在維持人類身體健康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包括消化、新陳代謝到免疫力,並且能產生人體無法自行製造的重要化合物。示意圖/Unsplash最新研究則發現,微生物對大腦的影響程度相當驚人。過去數十年來,研究人員發現一些怪異、但令人信服的證據,顯示腸道微生物群不僅可幫助大腦獲取食物釋放的營養素,從而保持最佳運作狀態,還有助塑造人類的思想及行為。這也表示,在治療抑鬱症、焦慮症到精神分裂症等一系列心理疾病時,微生物可提供新的解決方案。示意圖/Unsplash這幅圖景還遠未完成,但在新冠大流行之後,它對世界許多地方人們的心理健康產生了有害影響,解開這個謎團可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腸道微生物群研究領域的重要起源之一,是1822年時一位軍醫博蒙特(William Beaumont)試圖治療一名胃部受槍傷的患者。在治療期間,博蒙特發現患者的腸道狀況與大腦並非各自獨立,人類的情緒及消化過程會相互影響;這項發現,也讓他贏得「消化生理學之父」的美譽。洛杉磯加州大學(UCLA)的科學家也發現,腸道微生物群的變化可以改變大腦及行為。在實驗中,研究人員發現腸道微生物會影響大腦有關記憶及學習的海馬體,加劇認知障礙的影響;認知障礙影響著數以百萬計的逾65歲老年人,並與各種慢性代謝、免疫與神經退行性疾病相關,例如:阿茲海默症。示意圖/UnsplashUCLA綜合生物學和生理學副教授蕭依蓮(Elaine Hsiao,音譯)表示,這項新研究證實,腸道微生物組可影響各種不同動物的大腦與行為,成為了解微生物影響或損害認知能力的重要一步。蕭依蓮指出:「特定的腸道微生物能影響大腦來調節免疫系統,還可調節神經元的早期發育,從而對大腦迴路及行為產生持久影響。」目前,該領域的研究多數以動物進行,也為細菌及大腦之間的相互作用提供一些有趣的見解。例如:缺乏微生物群的老鼠,比微生物群完整的老鼠更容易焦慮、更不善於交際,學習或記憶能力也較差。另外,抗生素可減少動物體內的微生物群,從而減少斑馬魚的群聚行為,益生菌則可以促進這種行為。研究人員說,若能解開這些過程,有助開發一系列心理健康的新療法。示意圖/Unsplash 前一篇文章 加速探測數十光年外恆星 提供更清晰影像 全球最大電波望遠鏡 拚2028完工 下一篇文章 數百萬公里長電線 高溫與電磁場破壞棲息地 全球海底電纜 威脅海洋生物系統 熱門新聞 01佛教團體互信合作 跨宗派供僧 洛杉磯佛光人供養正信僧寶2025.07.3102西澳中華學校 議員參訪肯定辦學2025.08.0103菲律賓慈恩寺 祈觀音護佑佛光寶寶2025.07.3104【白色墨水】輝之印象 畫布上的永恆記憶2025.08.0305味覺圖有謬誤2025.07.3106里約佛光人親子慢跑 共享美好時光2025.07.3107【心靈修行】清靜心的日常修煉2025.08.0308 謝弘志 樂在以畫筆擁抱生命2025.08.0209俄 8.8 強震 海嘯淹沒小鎮2025.07.3110泡水光電板會破壞生態嗎? 2025.08.0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種植花卉、草類 改善蜜蜂生存空間 城市花園 扮演授粉昆蟲避風港皺唇犬吻蝠 能在1600公尺高度捕食蝗蟲 守護水稻免蝗害 蝙蝠立大功奈米級別裂縫 室溫下會重新融和 金屬自我修復 材料科學大發現應用於太空探索、植入式醫療裝置 貝塔伏特電池 可一次供電數十年優化流程 可開發抗病性更強作物 量子運算 推動精準農業革命 作者其他文章種植花卉、草類 改善蜜蜂生存空間 城市花園 扮演授粉昆蟲避風港皺唇犬吻蝠 能在1600公尺高度捕食蝗蟲 守護水稻免蝗害 蝙蝠立大功奈米級別裂縫 室溫下會重新融和 金屬自我修復 材料科學大發現應用於太空探索、植入式醫療裝置 貝塔伏特電池 可一次供電數十年優化流程 可開發抗病性更強作物 量子運算 推動精準農業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