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執行人體內醫療、清理汙染環境 微型機器人 靠聲波驅動群體協作

編譯/韋士塔  |2025.11.08
80觀看次
字級
科學家以聲波控制機器人在人體內執行任務。圖/美聯社
機器人比人類更適合前往極端環境。圖/美聯社
機器人能在艱困環境完成任務。圖/美聯社
微型機器人將在醫療帶來顛覆性變革。圖/美聯社
研究人員展示如何使用聲波控制微型機器人。圖/取自PSU官網

編譯/韋士塔

一組國際科學家團隊近來研發出能運用聲波驅動、具備群體協作、適應性及自我修復能力的微型機器人,這項創新技術模擬生物有機體協同運作的模式,預期將在醫療、環境治理及機器人技術領域帶來顛覆性變革。

研究團隊的負責人、賓州州立大學(PSU)生物醫學工程、化學及數學教授阿朗森(Igor Aronson)表示,他們創造機器人群體模式的靈感,是師法自然。

長久以來,蝙蝠、鯨魚和昆蟲等生物,都靠聲音進行溝通與導航。受此啟發,研究團隊嘗試利用聲波,實現協同運動的微型機器人模型。阿朗森以蜜蜂或蚊子的群體來說明,「這些生物移動時會產生聲音,這些聲音讓牠們保持團隊運動,讓眾多個體如同一個整體。」

這些智慧微型機器人未來有望以群體合作的模式執行各種複雜任務,例如災區探勘、清理受汙染的環境,以及在人體內執行醫療程序。這些微型機器人具備自我組織能力,因此能在狹窄的空間靈活穿梭,即使受外力干擾分散,也能重新集結。

這種機器人擁有群體活動以及自行重組的智慧,具有獨特價值。阿朗森指出,除了在各種環境應用之外,未來更可能在人體內執行任務,例如將藥物精準送達目標部位。它們感知環境變化與自我修復的能力,即使在分離後,仍能維持運作,可用於偵測目標或充當先進感測器。

研究團隊已把相關成果發表於《物理評論X》(Physical Review X)期刊,阿朗森在報告說:「我們的創新突破,代表在創造更智慧、更耐用,用途更廣泛的微型機器人方面,邁出了重要的一步。這些機器人能夠處理一些最棘手的問題,對於設計下一代微型機器人至關重要,這些機器人將能執行更複雜的任務,並在充滿挑戰的環境,做出更理想的反應。」

阿朗森與研究團隊開發計算模型,追蹤微型機器人的移動狀況,結果顯示,使用聲波讓機器人彼此聯絡,能讓他們順暢合作,並根據環境調整其形狀與行為,如同魚群或鳥群一般。

阿朗森說:「我們一開始並未預期,構造如此簡單的微型機器人能展現出高度的凝聚力與智慧。它們使用的電子電路非常簡單,每具機器人可以朝特定方向移動,並配備1顆馬達、1個迷你麥克風、1個揚聲器和1個振盪器,就這麼簡單。」

儘管研究團隊的機器人僅存在於理論模型中,尚未實際製造,但阿朗森強調,目前的研究成果已經證實,聲波可以當成操控微型機器人的有效手段;他並指出:「聲波在溝通方面的效果,遠勝於化學信號,聲波的傳播速度更快、距離更遠,而且幾乎不會有能量損失,且設計時也相對簡單。這些機器人能夠有效地『聽到』並『找到』彼此,從而實現集體自我組織。我們使用的元素非常簡單,但只需要最少的成分和簡單的聲音通訊,就能產生集體智慧與功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