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農委會一月十六日預告修正「陸域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將溪流細鯽、陳氏鰍鮀、中間鰍鮀、砂棲瓢眼鰕虎、尾鱗銳齒鰕虎、明仁枝牙鰕虎及韌鰕虎屬,共六種一屬淡水魚類,新增列為保育類野生動物,民眾若有相關意見,可於預告期限三月十七日前提出。
林務局說,這次預告修正內容,主要針對該名錄第五點有關「陸域(含淡水域)魚類」部分,將六種一屬原為一般類的淡水魚類調整為保育類野生動物,包括溪流細鯽調整為「瀕臨絕種」野生動物、陳氏鰍鮀調整為「珍貴稀有」,而調整為「其他應予保育」者則有中間鰍鮀、砂棲瓢眼鰕虎、尾鱗銳齒鰕虎、明仁枝牙鰕虎及韌鰕虎屬等四種一屬。
林務局說,以台灣特有種溪流細鯽為例,目前發現僅分布於南投縣某溪流上游不到二百公尺河段,成魚可能只有一百至二百尾,族群數量相當稀少,因而評估列為瀕臨絕種野生動物。
比較特別的是,這次有三種一屬鰕虎將被列為保育類,主因是這些鰕虎棲息的獨立水系,由於河川整治、興建固床工或攔沙壩,而改變原本棲地型態,導致可利用的河道與棲地縮減,難以洄游,再加上有些魚種具有觀賞價值,民間商業採捕壓力大,使族群數量日漸稀少,因此,林務局認為有必要列為保育類限制捕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