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研究:餐廳菜單純植選項四年成長2800% 徐郁淳 |2023.01.10 語音朗讀 310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芝加哥餐飲市調公司Datassential調查顯示,「純植物性餐點」這一詞,自2018年(四年多)來在餐廳菜單上成長了將近2800%。圖/unsplash 【記者徐郁淳綜合外電報導】芝加哥餐飲市調公司Datassential調查顯示,「純植物性餐點」這一詞,自2018年(四年多)來在餐廳菜單上成長了將近2800%,是所有形式餐點中成長最快的。「純植物性」指得是餐點不含蛋、奶、肉等動物性成分。「維根」(Vegan)一詞存在好幾十年,「plant-based」(純植物性)這種用法,則是2016年不可能漢堡被引入紐約米其林二星餐廳Momofuku才出現。當時一度抗拒素食的韓裔廚神David Chang竟搶先宣布:「今日我品嘗到了『未來』,而且它是素的,這塊『血淋淋』的漢堡排和真牛肉口感一模一樣。卻更美味、對地球更好。」素漢堡排、植物肉夾雜的紅色纖維是來自豆類中的豆血紅素。圖/Impossible Foods素漢堡排夾雜的紅色纖維是來自豆類中的豆血紅素(Leghemoglobin)。他用「維根」形容未來,表示未來植物性餐點將是一大趨勢。現今,不可能漢堡排在美國餐廳漢堡菜單當中占6.4%,預估在2026年將成長雙倍。植物奶和其他純素產品也同樣跟上這波成功浪潮,Datassential表示光是燕麥奶在過去四年市占率飆升1020%。其他植物性產品像素炸花椰雞翅成長432%、花椰塔可餅為171%。其他植物性產品如素炸花椰雞翅成長432%,台北純素餐廳Baganhood也有此道料理。圖/Baganhood提供消費者偏好買更多植物性產品美國植物性產品市長成長趨勢可能出於美國人近年來少吃紅肉,多吃蔬菜、水果的意識提升,調查顯示,超過57%消費者正在生活中執行多吃蔬菜和水果,比其他種類食物增加的比例還高。三分之一消費者有意食用植物肉來代替動物肉類。美國醫學會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最近提出2023年健康建議,其中一項包含少吃紅肉,多攝取植物性產品。美國醫學會最新提出健康建議,其中一項包含少吃紅肉,多攝取植物性產品。圖/unsplashDatassential說,22%美國人表示自己是彈性飲食者,不論是響應周一無肉日或在生活中用其他方法來減肉。另外7%受訪者則表示自己是維根主義者、蛋奶素者,或不吃紅肉、白肉,但吃海鮮。總結來說,大約29%美國人為彈性、或者不吃肉類的素食者。值得留意的是,年輕族群不吃肉的人比例更高,36% Z世代消費者自認為某方面來說是「減肉者」。Datassential資料數據師亞歷克斯蘭戈夫斯基(Alex Langowski)在敘述新演算法時提到,創造自動化和聰明的方式,來解析植物性產品市場趨勢的複雜世界是至關重要的。他說:「植物性產品快速推陳出新,我們的顧客(廠商)需要現今潮流的洞察報告,也需要有回顧歷史資料的能力來全盤了解這項趨勢。」延伸閱讀>>>全紐約11間醫院 將純素餐設為預設餐點報導參考>>>Plant-Based Menu Items Increased 2,800 Percent Since 2018, Study Finds 前一篇文章 自製新鮮豆漿 方法步驟看這裡 下一篇文章 跟上國際趨勢 5星飯店藍天麗池全面轉供蔬食 熱門新聞 01佛光會參與COP30 推廣環保與心保2025.11.1302法華禪寺皈依典禮 佛子開啟修行旅程2025.11.1303新馬寺大專佛學生活營 學習生活中覺有情2025.11.1304璀璨燈光 映照千年運河2025.11.1305球星陳傑憲出書 盼助人跨過低潮2025.11.1306【相守一輩子】 學習向另一半求助2025.11.1307習近平會西班牙國王 盼成戰略夥伴2025.11.1308土耳其運輸機墜毀 20軍人罹難2025.11.1309健力世錦賽 中華隊再奪3金2025.11.1310【觀我望己】追日,散策旅程 (下)2025.11.1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生活蔬食】古早好味 豆腐木耳炒蔭醬鳳梨【賣菜郎說菜經】玉米筍也想出頭天【生活蔬食】勾勾銀耳心恬漾【蔬活日常】鮮甜的巨竹筍【養生百味】冬食淡素 防範疾病【青蔬好味】市場小確幸 海苔黃瓜大滿足 作者其他文章響應國際無肉日 全家推蔬食新品、友善查詢天冷來一杯熱香料奶茶 暖和身心南韓農食部宣布提振植物性替代食品 12月啟動措施蔬食餐飲進駐新店誠品裕隆城 打造綠色沙龍巧克力控注意!超商推巧克力大賞滿足味蕾國際維根標章清晰便利 消費選擇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