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躁沒耐性 台灣人很焦慮

記者邱麗玥台北報導 |2008.05.01
1799觀看次
字級

新店耕莘醫院精神科暨心理衛生中心主任楊聰財示範橡皮筋中斷法」,感到自己開始出現分心時,就抓住橡皮筋狠狠地彈一下,分心的想法就會消失,熟練後將更習慣於專注思考。記者邱麗玥攝
       
聯合心理諮商所所長邱永林教導肌肉放鬆法,先握緊雙拳默數十秒後鬆開,重複三次;握緊拳頭力道依序由八分至全力(上圖)。接著用力將單邊肩膀上提,默數十秒後放下,換邊重複(下圖)。記者邱麗玥攝

【記者邱麗玥台北報導】近半年來,總覺得容易疲累,心情浮躁、不易專心又睡不好?可能得了廣泛性焦慮症。三十五歲的陳小姐,每當向客戶提案,就緊張得喘不過氣來,還不斷跑廁所,且晚上睡不好,白天無精打采,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經醫師診斷才知罹患「廣泛性焦慮症」。

根據台灣華人身心倍思特協會調查發現,高達三成二的民眾,半年來經常感覺心情浮躁、容易疲勞、做事不專心且缺乏耐性。以此估算,國內有超過五百萬成年人,屬廣泛性焦慮症的高危險族群。

新店耕莘醫院精神科主任楊聰財表示,廣泛性焦慮症(簡稱GAD)是目前相當普遍的焦慮性疾病,患者往往伴隨以下至少三項症狀,且持續半年以上:一、靜不下來的感覺,浮躁或者不耐煩;二、容易疲累;三、難以保持專心或腦中一片空白;四、情感易激躁;五、肌肉緊張;六、睡眠障礙(難以入睡、保持睡眠,或睡不安寧)。

楊聰財說,廣泛性焦慮症容易演變為慢性病,高達三成會併發憂鬱症,擅用鎮靜安眠藥,忽視疾病後會演變為「失能」地步。

新光醫院精神科醫師張尚文指出,如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先透過慢跑等運動緩解不適,也可經由太極拳、瑜伽等呼吸吐納方法,協助肌肉放鬆,若無效就應就醫治療。

楊聰財表示,一般治療廣泛性焦慮症是投以藥物,且因常伴隨其他焦慮症、憂鬱症或物質濫用等,須合併治療,給予抗焦慮劑、教導肌肉放鬆法及心理支持。一般而言,一個月後症狀便可明顯改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