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靜媽咪過動兒】用藥不是十惡不赦

文/沈勤筆 |2022.12.22
627觀看次
字級

文/沈勤筆

我家三個孩子都有過動、學習遲緩、注意力不集中等障礙,用藥這件事,為娘的可以說三折肱而成良醫。

我對吃藥這件事的心態演變,就跟鄉土劇一樣灑狗血,從最初的抗拒、不了解、懷疑,到因無能為力只好嘗試,再到現在是欣然接受,對,沒錯,就是欣然接受,而且很慶幸自己孩子們的狀況是可以用藥物協助的,不像某些其他類型的學習障礙,如自閉症、亞斯伯格特質等,是沒有辦法用藥物協助。有句話說,能用錢解決的事都是小事,用在學習障礙的特殊生身上,也許我們可以說「能用藥物緩解的病都是小病」。

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是否用藥這件事,我想說的是,除了接受醫師專業建議外,家長也需有心理準備,對抗流言蜚語,我記得當初親友聽到孩子要用藥,各種勸退聲音排山倒海而來,我隨便都可以舉出十項:

1. 吃藥會有抗藥性,開始吃了以後就不得不吃了。

2. 這種藥就是一種興奮劑,讓孩子更亢奮,都已經過動了怎麼可以再吃?

3. 這種藥又稱乖乖藥,就是讓小孩癡呆,安安靜靜的比較不好動。

4. 會讓小孩吃藥是因為家長忙或懶得陪小孩就餵顆藥,只要多陪小孩就好啦。

5. 西藥愈吃身體會愈差,都已經不健康了還每天吃藥不是更完蛋?

6. 西藥不要亂吃,要不要先試著用中醫調養看看?

7. 醫生很喜歡開這種藥,因為這是長期處方箋,可以賺比較多。

8. 這類藥,藥商給的利潤很高,所以醫師很愛用。

9. 老師會建議家長去看診,是因為帶班很累,學生吃藥變乖老師比較輕鬆。

10. 你如果堅持用藥我也沒辦法,但保證你以後一定會後悔。

以上說法全是真實事件非杜撰,但身為過來人的我可以直言以上皆是錯誤觀念,有些是源於醫療專業不足,有的是對專業人士不信任,有些是基於「我是為你好」的誤判,有些則單純是情緒勒索。

身為學習障礙生的家長或各種特殊生的家長,很多時候會沮喪,會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會納悶為什麼發生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但我想說的是,只要相信專業、接受新知、不要害怕、保持幽默,對於惡意或無知言論左耳進右耳出,我們可以為孩子多扛一點,也為用藥的堅持挺拔以對。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