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竹田 晴耕雨讀思竹田 糶糴米糧水中天 文/人間社記者李虹叡、江素麗 |2022.12.19 語音朗讀 740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池上一郎文庫。圖/竹田鄉公所提供仿圓樓造型的屏東縣客家文物館。圖/人間社記者江素麗糶糴村「敬字亭」。圖/竹田鄉公所提供竹田驛園保留的古井、日式澡堂等設施。圖/人間社記者江素麗糶糴村「達達港」,昔日是六堆地區米糧集散地。圖/人間社記者江素麗西勢村「文筆亭」。圖/人間社記者江素麗竹田車站。 圖/黃榮群提供美崙村的老夫子壁畫。圖/人間社記者江素麗 文/人間社記者李虹叡、江素麗2019台灣十大客家小鎮,屏東縣竹田鄉是高屏六堆的中堆,以客家人的硬頸精神,晴耕雨讀,辛勤作務,加上地利之便,成為六堆發展得最早的鄉鎮,也是米穀買賣中心,境內有許多碾米廠,是早期南台灣知名的米倉。竹田鄉早在清康熙年間就有漢人移墾,早年生產的米糧,先船運至東港,再銷往大陸唐山。每當夏季東港溪水暴漲、不利船隻航行時,船上貨物就先寄存此地,因此竹田舊名「頓物」,即客語「囤積貨物」的意思。木造車站 百年懷舊驛所 竹田車站原名「頓物驛」,建於日治大正8年(1919年),屬於日式傳統四柱造建築形式,造型簡單質樸,極盛時期甚至有旅館及公共澡堂。「頓物」設站的翌年,即改名「竹田」,如今是台灣少數的木造日式車站之一。竹田車站曾因旅客人數減少,1992年由三等站降為簡易站,一度面臨廢站危機,幸賴當地民眾極力爭取保留,才引起政府重視。1994年,電視連續劇《四月望雨》在此拍攝,演員與劇組人員也合力爭取保存,現為竹田驛園。竹田驛園以舊車站為中心,站區保留有站房、候車室、油庫房、古井及澡堂等設施,站外也保留有昔日的穀倉、碾米所,成為一個文化保存園區,園區古樸優雅,連結許多人的共同記憶。退役日醫 捐書成立文庫池上一郎(1911-2001年)是東京帝國大學醫學部畢業的高材生,二戰期間被徵為軍醫,1943年擔任竹田庄野戰病院(今竹田國小)院長。當時民間醫藥器材缺乏,池上一郎即組織醫療團,不僅治療傷兵,也為鄉民義診,深受敬重與愛戴。二戰結束後,池上一郎返回日本,仍經常幫助台灣留日學生。90歲那年,池上一郎特地來台捐贈畢生收藏的日文書籍、報章雜誌及100萬日幣給竹田,作為對竹田鄉的懷念。後來地方將竹田車站旁的舊倉庫改建為「池上文庫」,藏書超過萬冊,被喻為亞洲最南端的日文圖書館。考試祈福 西勢村文筆亭位於西勢村的「文筆亭」,是「敬字亭」與神明信仰的結合,瘦長的六角形亭身猶如筆椽,塔尖為朝天的毛筆形狀,以字紙燃燒後的灰燼為墨、大地為紙;亭前的荷花池,四四方方,恰似一方渾然天成的硯台,形成筆、墨、紙、硯「文房四寶」的意象。文筆亭共分三層,分別供奉關聖帝君、孔聖先師、魁斗星君,象徵文武合一。當地居民認為文筆亭正前方的北大武山,有如筆架,是一處風水寶地,也是家長期望子女金榜題名的祈願所。圓樓造型 典藏客家文物 位於西勢村的屏東縣客家文物館,以大陸客家的「土樓圍籠屋」為主體視覺意象設計,是台灣第一個仿圓樓造型的客家文物館,典藏各種木質、織品、竹編、農具、書籍典契等文物,並有六堆各區的人文景點介紹,內容相當豐富。崇敬儒聖 糶糴村敬字亭竹田鄉有個糶糴村,名列「台灣怪地名」之一。其實竹田是南台灣的米倉,以糶(賣米)、糴(買米)為村名一點也不怪。糶糴村利用龍頸溪的水路運輸,將米糧運至外地販賣,河口港舊稱「達達港」,旁邊有一座涼亭式的土地公廟,庇佑渡船平安航行。土地公廟前的「敬字亭」,是一座融合儒、釋、道三教的紅磚建築,高約4公尺,最上層供奉觀音、中層奉伯公,最下層為焚燒字紙的爐體。客家人視字紙為古聖賢的智慧結晶,不可以任意丟棄,「敬字亭」就是專門焚化字紙的亭爐。竹田女婿 美崙老街彩繪《老夫子》漫畫第二代作者王澤,是竹田女婿,他的岳母住在美崙老街,7年前美崙老街因老夫子彩繪牆而走紅,曾吸引香港遊客到竹田觀看老夫子彩繪牆;今年王澤再次以「生活」為題,透過幽默畫風呈現地方景象,希望人們生活中多點幽默。 前一篇文章 台東.鹿野 藍天白雲熱氣球 花東縱谷任遨遊 下一篇文章 花蓮.新城 台灣最浪漫海岸 觀星聽濤月牙灣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3【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6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桃園.八德 八姓拓荒福滿居 埤圳風情慶有餘新北.平溪 瀑布之鄉彩虹淵 老街天燈共祈願台北.內湖 山橫春靄映嵐彩 新柳拂水照錦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