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整理/編輯部 |2022.12.16 語音朗讀 46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國際游泳總會12日宣布,把用了114年的名稱,更改為「世界水上運動總會」。 圖/法新社 泰國10日迎來第1000萬名觀光客。據統計,多數外國遊客喜愛普吉島,也為當地創造巨大觀光收入。圖/中央社 行程碼13日零時下線。圖為手機顯示「通信行程卡小程序已暫停服務」。圖/中新社南韓今年貿易赤字規模恐首度超過50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圖為釜山港一處貨櫃碼頭。圖/美聯社英國11月CPI年增幅放緩,經濟學家仍預期央行會升息,以對抗飛漲的物價。圖為英國銀行。圖/美聯社能源部長格蘭霍姆(右)13日宣布,核融合反應首度產出的能源,大於消耗,是重大突破。圖/美聯社國際記者聯合會指出,今年全球已有67名新聞工作人員遇害。圖為來自全球各地的記者採訪COP27。圖/法新社ispace期許在明年4月成為第一個成功登月的民間企業。圖為ispace登月小艇和探測車。圖/取自ispace官網 整理/編輯部12/9比利時今年全球67記者殉職 同比大增30%設在布魯塞爾的國際記者聯合會13日指出,俄烏戰爭、海地亂局以及墨西哥犯罪團體暴力日增,使得全球今年已有67名記者、媒體工作人員遇害,超出去年的47人,增幅達30%,其中以報導俄烏戰爭而喪生的媒體工作者,較在其他國家遇害的同業多,共計12名。另有375名記者遭到監禁,多數關押在中國大陸、緬甸、土耳其。由於遇害的媒體工作者人數日增,聯合會呼籲各國政府採取具體行動,以保護記者和新聞自由。12/10南韓貿易赤字恐逾500億美元 史上最高受國際原物料與能源價格飆漲影響,加上出口持續疲弱,關稅廳截至10日的數據顯示,今年貿易赤字金額已達474.64億美元,經濟學家表示,雖然油價回落,但半導體等產品出口持續減少,最後20天轉虧為盈的可能性不大,今年貿易赤字規模很可能超過50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這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南韓時隔14年再次出現貿易赤字;此前最高赤字紀錄出現在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前的1996年,為206.24億美元。12/10泰國疫後旅遊復甦 觀光客破千萬人次觀光暨體育部宣布,泰國10日迎來突破1000萬人次的觀光客,這歸功於民眾的配合以及政府防疫措施得當,讓觀光數據可以呈現V型反轉。根據官方統計,最受觀光客歡迎的地方是普吉島,1到10月有232萬人次到訪,創造觀光收入達1279億泰銖。泰國在疫情前1年也就是2019年,觀光人次將近4000萬。國家旅遊局表示,明年的目標是2000萬人次。針對旅遊業快速復甦,世界銀行預估泰國今年經濟成長率可達3.4%。12/11日本ispace展開登月任務 日企首例月球探索公司的ispace,由美國SpaceX的獵鷹9號火箭承載,11日已自佛羅里達州發射升空,踏上期待已久的月球探索任務;全程任務分成10個階段,目前ispace的Mission 1登月小艇先進入繞行地球的軌道,預計明年4月底登陸月球。這趟任務若成功,ispace將是第一個成功登月的民間企業。ispace創辦人暨執行長袴田武史表示,這是新紀元開啟的最初一小步,未來希望打造月球相關的「經濟上可行的生態系」。12/12澳洲國際泳總 改名世界水上運動總會在墨爾本舉行會議的國際游泳總會(FINA),主席穆沙蘭(Husain Al-Musallam)12日表示,FINA決定換掉已使用114年的名稱,更改為「世界水上運動總會」(World Aquatics),以便讓這個全球性組織,涵蓋所有水上運動項目,而非僅限於游泳;未來花式游泳、跳水、公開水域游泳、水球等項目的運動員,都隸屬這個大家庭。FINA同時決定設立獨立的「水上運動廉正小組」(Aquatics Integrity Unit),明年元月1日運作。12/13美國核融合研究大突破 潔淨能源前驅 能源部13日宣布,科學家在核融合研究取得「重大突破」,首度在核融合反應達成產出能量遠高於引發反應所使用能量,將有助發展潔淨能源;人類數十年來一直在發展核融合技術,這是一種乾淨、充裕且安全的能源來源,最終可能打破人類依賴化石燃料、助長全球氣候危機的局面。加州勞倫斯利佛摩實驗室在一次核融合實驗中,產出約3.15兆焦耳能量,是促發反應的雷射所用能量2.05兆焦耳的150%。12/13大陸防疫大鬆綁 行程碼服務全面下線執行兩年多、能追蹤民眾跨地區移動軌跡的「通信行程卡」,隨著大陸各地放寬跨省市移動限制,13日零時起,正式走入歷史。「通信行程卡」簡訊、網頁、微信小程式、支付寶小程式、APP等查詢管道將同步下線。又稱為「行程碼」的「通信行程卡」,服務功能曾多次調整,起初可查詢14天內的到訪地,後來縮短為7天,以及不再對中高風險區域的地市名稱標記為紅色、取消「星號」標記等,並與健康碼「二碼合一」。12/14英國11月通膨放緩 自41年高點滑降國家統計局14日表示,1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幅放緩至10.7%,低於市場預估的10.9%,也從10月創下1981年來高點的11.1%滑降,主因是車輛燃料價格下滑,但在家庭能源和食品費用飆漲下,通膨仍維持高檔。通膨問題造成的生活成本危機,已引發英國各地爆發罷工行動。英國央行定15日召開利率決策會議,經濟學家估計會升息2碼,將基準利率由3.0%調高至3.5%,這是連續第9度升息,以對抗飛漲的物價。 前一篇文章 致敬世界盃無名英雄 下一篇文章 大陸擬推新舉措改善房產業負債 盼引導回暖 熱門新聞 01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2如是說2025.05.070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佛教的觀點 看未來的世界 4-32025.05.0804結石恐致急性腰痛 好發夏季應多喝水2025.05.0905榮譽勳章博物館 訴說得主英勇故事2025.05.0806曼谷文教中心 親子彩繪燈籠 2025.05.0807社論--關稅談判須公開透明2025.05.0808莊靜君 將台灣書籍推向全世界2025.05.1009馬祖佛光緣贈《365日》 旅宿願點亮旅人心靈2025.05.0910【女兒的愛】讓我照顧您2025.05.0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昆明藍花楹盛放普亭、澤倫斯基 5月15日土耳其談判巨型漂浮藝術〈解決仇恨〉韓國民力量黨金文洙 參選總統斯里蘭卡巴士墜崖 21死剛停火就破功 印巴互控違反協議 作者其他文章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