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整理/編輯部 |2021.12.17 語音朗讀 235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阿布達比邦王儲穆罕默德(右),13日在私人宮殿會晤來訪的以色列總理班奈特。圖/法新社中國大陸11月消費呈現低成長。圖為重慶推出「山城夜經濟」,期望激發文旅消費市場的新活力。圖/新華社4大政黨達成組閣共識之後,將邁入第4個總理任期的呂特,似乎重負頓釋,一派輕鬆地與媒體對談。圖/法新社擁有經濟學碩士學位的史托騰柏格,曾任挪威總理、財長,但從未在挪威央行工作過。圖/美聯社印度法律不允許雙重國籍,是海外僑民選擇放棄國籍的主因。圖為新德里街頭的印度庶民。圖/法新社被龍捲風掃過的肯塔基州梅菲爾德市,屋塌牆倒,車底朝天,只能用「滿目瘡痍」形容。圖/法新社新喀里多尼亞12日舉行第3次獨立公投,多達96.5%選民支持維持法國屬地地位。圖/美聯社 整理/編輯部12/10美國40龍捲風夜襲 重創中西部6州包括肯塔基、阿肯色、伊利諾、密西西比、密蘇里和田納西等中西部6州,10日晚間至11日清晨遭到逾40個龍捲風襲擊,多座城鎮被毀,災情最慘的肯州宣布進入緊急狀態;侵襲肯州的龍捲風在地面上移動320多公里,是有紀錄以來行徑路線最長的龍捲風之一;目前全美紀錄最長的龍捲風是1925年的352公里。肯州梅菲爾德市的蠟燭廠,事發時有110人在為耶誕節訂單趕工,廠房被毀,當晚只救出40人。根據氣象學家,這次龍捲風是地球暖化的產物。12/12埃及長賜號再訪蘇伊士運河 備受關注今年3月造成蘇伊士運河嚴重堵塞的巨型貨櫃輪長賜號(Ever Given),12日在事件發生之後,首次再度通過蘇伊士運河,格外受到注目,就連當初因開著小怪手挖土而爆紅的司機也發推表示關注,po上「保持安靜」( Pindrop silence),彷彿很擔心意外會再次發生。所幸根據船舶資訊追蹤網站「Vessel Finder」顯示,長賜號已通過蘇伊士運河,進入地中海東部,預定20日抵達荷蘭鹿特丹港。怪手司機也再發推表示「一切都落幕了,沒什麼好看的了」。12/12新喀里多尼亞第3次獨立公投 同意維持法屬第3次獨立公投12日舉行,居民最終以96%的壓倒性多數,決定維持法國屬地地位。2018、2020年舉辦的前兩次公投,選民也都投下「不同意獨立」票。不過此次投票率僅43.88%,與前兩次公投逾80%的投票率,相差懸殊,主要是因為支持獨立的團體抵制這場公投,挺獨方因而不承認公投結果。新喀里多尼亞位於澳洲東方2000公里處,共有18.5萬合格選民。為了緩和當地緊張情勢,法國在1988年簽署協議,讓新喀里多尼亞得以舉行3次獨立公投。12/13阿聯以色列總理到訪 歷史性會晤以色列總理班奈特(Naftali Bennett)13日與阿布達比邦王儲穆罕默德(Sheikh Mohammed bin Zayed al-Nahyan)會談,他倆的合照被形容是「歷史性」鏡頭;這是史上首次有以色列領袖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實際統治者公開會面。穆罕默德在私人宮殿裡與班奈特會面;以色列與阿聯都憂心伊朗的活動,是兩國採取外交行動的理由之一,阿聯也嘗試改善與伊朗的關係。去年,阿聯成為繼埃及和約旦之後,第3個跟以色列建立外交關係的阿拉伯國家。12/13荷蘭敲定組閣協議 協商271天創紀錄各政黨13日同意組成聯合政府,總理呂特(Mark Rutte)將邁入第4任期;從3月17日大選迄今,歷經271天,創下荷蘭史上最長的組閣協商紀錄。呂特所屬的「自民黨」(VVD),以及「民主66黨」(D66)、「基民黨」(CDA)、「基督教聯盟」(Christen Unie)等4個政黨同意協議內容,協議15日送交國會,但得等到明年1月才會有新政府誕生。新聯合政府的政策可能涵蓋擴大免費兒童照護,以及投資數十億歐元,以因應氣候變遷、房屋短缺、核能研究等問題。12/14印度6年88萬人放棄國籍 旅美者居多內政部14日表示,2015年以來,有超過88萬名印度人放棄了印度國籍;光是今年前9個月,就有11萬1287名印度人放棄國籍,已超過2020年全年的8萬5242人。放棄國籍的申請案中,有4成是來自旅居美國的印度人,僑居澳洲、加拿大者,合計3成左右。印度法律不允許雙重國籍,是海外印度僑民選擇放棄國籍的主因;印度護照不好用,以及新冠疫情讓民眾更重視健康、安全,也是原因。且縱使放棄國籍,他們仍可申請僑民證,享受在印度的居留、工作及經商權。12/14挪威22人角逐央行總裁 包括北約祕書長財政部14日宣布,有22人申請角逐挪威中央銀行──挪威銀行總裁一職,其中包括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現任挪威籍祕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挪威銀行現任總裁歐森(Oeystein Olsen)今年稍早宣布將在明年2月退休。這個職位,除了執掌挪威利率政策,也負責管理全球規模最大的挪威主權財富基金,資產總額達1兆4000億美元(約新台幣39兆元)。史托騰柏格擁有經濟學碩士學位,曾任挪威總理,也當過財政部長,但從未在挪威央行工作過。12/15大陸3重壓力 放緩經濟增長動能國家統計局15日公布11月經濟數據,固定資產投資與消費均呈現低成長,製造業和服務業也都有轉弱的情況。分析指房地產業調控、疫情反覆以及「清零」的抗疫政策等,是疲弱主因。數據顯示,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增3.8%,比10月快0.3個百分點,服務業生產指數年增3.1%,比10月減0.7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人民幣4兆1043億元,年增3.9%,比10月減1個百分點。1至11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人民幣49兆4082億元,年增5.2%,創今年最低增幅。 前一篇文章 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下一篇文章 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熱門新聞 01【中醫專欄】讓卡住的肩關節再度順暢 2025.08.2302台北經文處長蕭伊芳 參訪奧斯汀香雲寺2025.08.2303宗教公益獎 佛光山13道場獲表揚2025.08.2304佛教音樂與儀式 聲音如何塑造宗教氛圍2025.08.2405西來大學宿舍翻新竣工 佛光僧信灑淨祈福2025.08.2506北卡協會送暖 資助教師教學文具2025.08.2507大馬佛光人推三好 華文小學師生受益2025.08.2308【森活小學堂】噗通! 是誰跳進了生態池2025.08.2409昆士蘭佛光童軍團 慶祝成立7周年2025.08.2310【藝象空間】千年華彩 天目綻放傳世之光2025.08.24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 作者其他文章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