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壹參
一條流經雅典的河流──伊利索斯河,據說是古希臘時期蘇格拉底、亞里斯多德等哲人經常教學、散步的地方,河畔的體育場還創設了學院。法國哲學家葛霍(Frédéric Gros)說,學院裡有一條可供漫步的列柱走廊(peripatos),他在《走路,也是一種哲學》中寫道:「希臘文中的Peripatein一字同時具有『漫步』、『對話』、『邊走邊談論』的意思。」這或許是哲學步道的濫觴,泉湧般的文思因此在河邊朗現,在身體的緩步移動中交織語言。
戲劇導演鈴木忠志,在日本富山縣利賀村創立劇團並舉辦國際性的藝術節,匯聚了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及觀眾來到此深山中,搭建體驗及對話。鈴木形容利賀的野外劇場就像是古希臘的劇場,「那裡的星空很漂亮,村里還有一條河,是非常棒的演出環境。」他曾在一場訪談中表示他想表達的戲劇,是思考作為一個人類怎麼依靠「動物性能源」生存下去,所以他認為在自然的、露天的場所表演是非常合適的,「演員需要強大的能量,讓觀眾即使下雨也不會輕易走掉」,他繼續說。
於此,人身移動的足跡在河濱重疊,在哲學家的步伐中、在藝術家的表演中,也在列柱走廊上、在野外劇場上。然而此時,人們常佇足的河,似乎是網際網絡的「流」,彷彿走近網路河畔,在此無聲鍵入文字。我們仍在對話、仍在移動,只是身體消失了。
詩人威廉姆斯(William Carlos Williams)曾把稿紙稱作運動場,裝置藝術家阿肯錫(Vito Acconci)借用這個說法,並且意識到如果把稿紙當作運動場,就沒有理由限制運動,也沒有理由不去使用更開闊的場地。對此,藝術史教授塞爾(Henry Sayre)進一步指出:「牆壁、畫廊和公共空間很快起到『寫作』中稿紙起的作用,不僅包括語言的書寫,且包括聲音和身體在空間中的物理運動。」因此,列柱走廊、野外劇場似「稿紙」,而網際網路平台依稀也似稿紙的延伸,且可無限延伸。
有天,當人們離開網路河畔,在人身會見之時,是否反而吐不出半句對話而不若曾在河邊鍵入文字時的隱形熱絡?
「我最好走出去運動身體,不只是在紙上動手。」阿肯錫補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