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風景】戲棚下

文/舒眉 |2022.12.09
1405觀看次
字級

文/舒眉

那個一窮二白的五○年代,我還是個好動貪玩的小孩,鄉下無電影院可進,電視也尚未普及,看野台戲便成了偶爾才能享受的視聽娛樂。

印象中,只要村子裡宮廟有慶典,就會請戲班來演平安戲,一演好幾天,下午、晚上各一場。可能受歌仔戲唱腔、身段、裝扮或劇情所吸引,總之,當時的我對歌仔戲非常著迷,即使要繞過幾條田埂、走很長一段路,還是不遠千里去「追劇」。

鑼鼓點敲響,開始「扮仙」了,廟口矮凳上早已坐滿看戲的阿公阿嬤,戲台下則分布著四處遊走的孩童。若是我運氣夠好,還能吃得到叭噗、糖葫蘆或棉花糖,然後津津有味看著戲台上的搬演。狸貓怎樣換太子?帥氣女將樊梨花如何移山倒海?包公鍘了負心漢陳世美,陳三、五娘有情人終成眷屬……看完戲總有一些念想在腦海裡盤旋。

一天傍晚散戲了,我意猶未盡,踅到戲台後方棚子前觀望。幾個已卸下厚重戲服的,正圍坐打牌;門口有人吞雲吐霧,翹二郎腿的繡鞋晃呀晃;後面走出「苦守寒窯十八年的王寶釧」大口啃著雞腿,加入談笑。我心頭一驚,再仔細往裡瞧,哇!方才戲台上高唱「我身騎白馬走三關,改換素衣回中原」,威風凜凜的西涼王薛平貴,懷裡正抱著個嬰孩哄著。

人生如戲,台上演的是別人,台下演的是自己,演什麼像什麼;或許在必要時刻,掌聲響起,我們就得粉墨登場,精心扮演起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