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觀史】趙孟頫與〈鵲華秋色〉

文/余遠炫 |2022.11.28
855觀看次
字級

文/余遠炫

〈鵲華秋色〉是元代畫家趙孟頫著名的文人畫,明代大文學家王世貞認為,文人畫從蘇東坡開始,到趙孟頫時達到高峰,對趙孟頫的書畫非常推崇。

趙孟頫是宋室後裔,宋太祖趙匡胤的十一代孫、秦王趙德芳的後人。南宋被元朝滅亡之後,元世祖忽必烈接受御史程鉅夫建議,並要他到江南尋訪人才,程鉅夫於是向忽必烈舉薦趙孟頫。忽必烈見到趙孟頫時,除了非常欣賞其才學,亦認為趙孟頫氣宇軒昂,有神仙風範,因此任命禮遇為官。

趙孟頫受拔擢後,經常想念著南方的好友們。他有個好友叫周密,原是南宋的官員,南宋滅亡後,就一直隱居在江南杭州、湖州一帶。趙孟頫比周密小了二十歲,因此稱周密為「德翁」,兩人時常交流書法繪畫,乃至鑑賞評論古人書畫的心得。

周密籍貫是山東歷城(濟南),但父祖輩移居江南已有一段時間,根本就沒去過北方,一生都在南方吳興地區活動,但對故鄉卻有著濃厚的思念。趙孟頫後來自燕京南返,因曾在山東任官,對山東的印象比起老友周密還深,於是他就為周密畫了一幅文人畫〈鵲華秋色〉。

「鵲」、「華」指的是濟南郊區的兩座山:「鵲山」與「華不注山」,「華不注」是俗語「花骨朵」的音轉,意思是山勢像含苞待放的荷花般美麗。華不注山簡稱為「華山」,是一座尖頂的小山,不到兩百公尺高,相比山勢長而平緩的「鵲山」,非常容易辨識。而〈鵲華秋色圖〉顧名思義,就是鵲山與華山的秋天景色。

但這幅畫不是寫生作品,更是一種融合南北的文化象徵。畫中雖有秋色蕭索,但大多楊柳長青,不但有茅草五羊的農家生活,更畫有江南才有的蚱蜢舟。趙孟頫把南方生活展現在細節處,整幅作品呈現出自然古樸與淡雅天真,又以山東濟南名山當作識別,達到向好友周密致意的目的。

文人畫果然是士大夫之畫,無論是書法、繪畫、題字與用印,皆呈現出文人間的惺惺相惜。其中暗藏的密碼,解開之後,更是「一疑偶析,如獲珠船」般快樂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