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構紙錢 廖修平獨創經衣藝術 羅智華 |2022.11.14 語音朗讀 155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廖修平作品涵蓋繪畫、雕塑與複合媒材等,並將廟宇、紙錢等宗教元素融入創作。圖/廖修平提供作品〈普慈眾生〉中,呈現出廟宇建築的莊嚴與大器。圖/廖修平提供廖修平的「門」系列,可看到中軸對稱形式及宗教元素;圖為作品〈福祿門〉。圖/廖修平提供 【記者羅智華專題報導】當民俗信仰中用來祭祀神明的紙錢,遇上藝術創作,兩者會激盪出什麼火花?擁有「台灣現代版畫之父」美譽的藝術家廖修平,作品涵蓋繪畫、雕塑與複合媒材等,不只數十年始終創作不輟,也把象徵東方文化的廟宇、紙錢等宗教元素融入創作中,展現中西合璧的藝術內涵。這樣的獨特作品,與他孩提時代,住在萬華龍山寺旁的生活記憶有關;高齡八十六歲的廖修平說,他十歲以前,住在龍山寺對面的日式宿舍,由於母親是虔誠佛教徒,每逢農曆初一、十五,他都會跟著母親一起前往龍山寺參拜。廟口兒時回憶 化為創作泉源「住在龍山寺的記憶不僅是我美好兒時回憶,更影響創作甚深」,廖修平提到,從大殿焚香祝禱的香煙裊裊,到精緻的門神彩繪、古樸對稱的寺院建築等,都讓他對宗教祭儀及民俗文化,有著深厚的情感。他前往法國巴黎美術學院進修時,外國教授看到他帶去的紙錢,覺得十分新奇,甚至還拿去留做紀念。而思鄉情懷也讓廖修平逐漸在作品中,融入了台灣的宗教文化,形成獨樹一格的「經衣」符號創作。像是他的作品中,常會見到對稱、均衡的藝術形式,或是用春聯般的菱形構圖,以及紅、黑、金等三種顏色來創作版畫,獨特形式不僅在國外罕見,更巧妙讓宗教信仰成為藝術一環,例如〈普慈眾生〉,就呈現出廟宇建築的莊嚴與大器,令人印象深刻。「迴歸:廖修平藝術的符號文脈」策展人、台灣師範大學名譽教授李振明表示,廖修平藝術「經衣」符碼的形成,是他在法國留學時逐漸醞釀而成;「經衣」又稱為「更衣」,是一種上面印有梳子、剪刀、鏡子等生活器具的黃色紙錢,也是民間信仰普度時,用來祭祀好兄弟時焚燒的紙錢,例如作品〈六福之門〉,就可以看到廖修平將剪刀、扇子等紙錢符號融入其中,相當特別。對稱象徵合掌 帶來安定力量此外,在廖修平創作的「門」系列中,除了能看到中軸對稱形式,也蘊含了宗教元素;李振明分享,對稱的創作形式,如同信眾會到寺廟裡、雙手合十虔誠參拜,向神明祈願平安、幸福一樣,也讓這些作品帶有圓滿、安定人心的力量。對廖修平而言,「藝術始終源自於生活」,在龍山寺廟口生活的童年時光,不僅是他重要生命歷程與創作養分,更激發他將宗教廟埕意象與民俗信仰文化,透過解構、重組方式融入作品中,呈現出與眾不同的藝術內涵,驚豔東西方藝壇。 前一篇文章 六甲古廟地圖 探訪在地信仰 下一篇文章 大洋洲宗教教學培訓 實踐自利利他 熱門新聞 01奉行四給 劉宗澤獲昆大傑出校友獎2025.10.3002【人間有愛 】提早十分鐘2025.10.3003人間佛教聯合總會赴梵蒂岡 參與宗教對話宣言60周年慶2025.10.3004桃園花彩節 周末大溪登場2025.10.3005【寶島踏查】新竹湖口老街天主堂2025.10.3006扮熊人偶太可愛 防熊宣導片失焦2025.10.2907終結350年傳統 英刑事庭律師免戴假髮2025.10.2908搭滑板從22樓躍下 時速飆破百公里2025.10.2909輝達總部選址確定 落腳北士科T17、T182025.10.3010IBM與佛光山交流 攜手實踐三好精神2025.10.2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佛光會四區年會 信仰傳承佛光永續一針一線60載 林全誠繡出神韻人生旅人心靈寶典《365日》 贈台中通豪大飯店 南天寺30周年口述歷史 登英國期刊專欄十方禪林40周年 教界高僧大德同賀世界閩南語金曲獎 佛光人黃一飛奪最佳男歌手 作者其他文章佛光人清淤不停歇 用愛與熱食送暖佛光會啟動救災SOP 逾千人馳援光復台中綠美圖開箱佛大校長趙涵㨗 登世界前2%頂尖科學家鎮長畫家 畫下台灣風土阿里山森鐵 推特色列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