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構紙錢 廖修平獨創經衣藝術 羅智華 |2022.11.14 語音朗讀 130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廖修平作品涵蓋繪畫、雕塑與複合媒材等,並將廟宇、紙錢等宗教元素融入創作。圖/廖修平提供作品〈普慈眾生〉中,呈現出廟宇建築的莊嚴與大器。圖/廖修平提供廖修平的「門」系列,可看到中軸對稱形式及宗教元素;圖為作品〈福祿門〉。圖/廖修平提供 【記者羅智華專題報導】當民俗信仰中用來祭祀神明的紙錢,遇上藝術創作,兩者會激盪出什麼火花?擁有「台灣現代版畫之父」美譽的藝術家廖修平,作品涵蓋繪畫、雕塑與複合媒材等,不只數十年始終創作不輟,也把象徵東方文化的廟宇、紙錢等宗教元素融入創作中,展現中西合璧的藝術內涵。這樣的獨特作品,與他孩提時代,住在萬華龍山寺旁的生活記憶有關;高齡八十六歲的廖修平說,他十歲以前,住在龍山寺對面的日式宿舍,由於母親是虔誠佛教徒,每逢農曆初一、十五,他都會跟著母親一起前往龍山寺參拜。廟口兒時回憶 化為創作泉源「住在龍山寺的記憶不僅是我美好兒時回憶,更影響創作甚深」,廖修平提到,從大殿焚香祝禱的香煙裊裊,到精緻的門神彩繪、古樸對稱的寺院建築等,都讓他對宗教祭儀及民俗文化,有著深厚的情感。他前往法國巴黎美術學院進修時,外國教授看到他帶去的紙錢,覺得十分新奇,甚至還拿去留做紀念。而思鄉情懷也讓廖修平逐漸在作品中,融入了台灣的宗教文化,形成獨樹一格的「經衣」符號創作。像是他的作品中,常會見到對稱、均衡的藝術形式,或是用春聯般的菱形構圖,以及紅、黑、金等三種顏色來創作版畫,獨特形式不僅在國外罕見,更巧妙讓宗教信仰成為藝術一環,例如〈普慈眾生〉,就呈現出廟宇建築的莊嚴與大器,令人印象深刻。「迴歸:廖修平藝術的符號文脈」策展人、台灣師範大學名譽教授李振明表示,廖修平藝術「經衣」符碼的形成,是他在法國留學時逐漸醞釀而成;「經衣」又稱為「更衣」,是一種上面印有梳子、剪刀、鏡子等生活器具的黃色紙錢,也是民間信仰普度時,用來祭祀好兄弟時焚燒的紙錢,例如作品〈六福之門〉,就可以看到廖修平將剪刀、扇子等紙錢符號融入其中,相當特別。對稱象徵合掌 帶來安定力量此外,在廖修平創作的「門」系列中,除了能看到中軸對稱形式,也蘊含了宗教元素;李振明分享,對稱的創作形式,如同信眾會到寺廟裡、雙手合十虔誠參拜,向神明祈願平安、幸福一樣,也讓這些作品帶有圓滿、安定人心的力量。對廖修平而言,「藝術始終源自於生活」,在龍山寺廟口生活的童年時光,不僅是他重要生命歷程與創作養分,更激發他將宗教廟埕意象與民俗信仰文化,透過解構、重組方式融入作品中,呈現出與眾不同的藝術內涵,驚豔東西方藝壇。 前一篇文章 六甲古廟地圖 探訪在地信仰 下一篇文章 大洋洲宗教教學培訓 實踐自利利他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4【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5【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6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7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08退休之後2025.05.0109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10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洛城天主教區悼念教宗 西來寺出席彌撒 佛光山捐贈輪椅 大阪市府致謝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大馬東禪寺三皈五戒 培福修慧 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亞洲佛青首爾聯誼 傳承人間佛教 作者其他文章沉浸感黑洞視覺 《靈魂》探討生死葉火城 火炎山下錦中60創新藝 彰化美術館饗眾宇宙快速電波爆 逾半屬重複型繁星錄取率99.2% 南華大學近滿招本土鳥類化身明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