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害怕聽到自己的心跳。」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面對節奏問題時,如此敏銳易感。「那些樂譜上的橫線,尤其使人聯想到死亡。」生命的節奏這般緊迫,促使那些偉大的節奏大師們,運用精密的複調對位法,以及音符的增值或轉位,極力將旋律推出物理時間之外,打開了屬於境界層次的藝術天地。
五線譜中的精密計算,猶如音樂上的三角函數。然而就在數學之美勝出的同時,人們早已耽溺在和諧的樂曲聲中,幾乎忘了節拍的存在。在文學世界裡,海明威的短篇小說,便是刻意縮短或增長一句話的節奏感,而且往往以簡潔的句式,反襯人物內心的複雜情緒。
「城市被漂亮地攻克了,河水在我們身後流淌。」這樣短短一句話,便將士兵們勝利後的喜悅與驕傲烘托出來,同時暗示了這條河水一度橫亙在他們面前時,所帶來的困頓與焦著。
海明威放棄繁冗的戰略敘述,語境上的簡淨,反而增強了讀者的文學感受力。猶如作曲家以改變某些固定小節的音值,從而開拓出無法計算的新時間結構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