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無人區 動物欣欣向榮 文/沈海濱、彤彤整理 |2022.11.06 語音朗讀 211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羅布泊雅丹奇觀。圖/沈海濱 野犛牛。 圖/123RF成群野犛牛在阿爾金山北麓吃草,形成美麗畫面。圖/沈海濱 野駱駝成群在山坡上吃草。圖/沈海濱 阿爾金山的「千層書」景色。圖/沈海濱 阿爾金山的杜鵑湖。圖/沈海濱 地球上並非只有北極和南極是人煙稀少之地,事實上,中國大陸便存在著4個無人區,包括:青海的可可西里、西藏羌塘,及南疆的阿爾金山、羅布泊,而這幾大無人區由於人煙稀少,神祕莫測,成為民眾(探險隊)特別喜愛探險、穿越的地方。也因此,不少人發現:在這些無人區中,不但環境優美,而且一點也不荒涼,甚至是充滿生命力的。以下就來看看新疆的無人區:阿爾金山無人區 動物就走在身邊 文/沈海濱 阿爾金山自然保護區在海拔3200公尺以上,從和青海交界的戈壁沙漠,往阿爾金山核心地帶前行,即可抵達南北極之外的第三極──旱極,這裡也是生活在這塊盆地中的動物,最重要的生命之源。動物不知道要怕人沿著青海省柴達木盆地北緣一直向東,地勢愈來愈高(接近海拔4000公尺),動物也愈來愈多,首先現身的就是藏野驢,司機放慢了車速,先是兩三隻野驢從旁邊掠過。接著,野驢愈來愈多,遠處草灘上有上百隻野驢覓食,沒有人打擾的生活是多麼的安逸。真羨慕牠們能擁有這一片淨土。車子在高原上狂奔一陣子後,突然停下來,司機告訴說:在高坎下有幾隻藏原羚,我拿起長炮筒,悄悄靠近,三隻羚羊抬起頭,注視著我們,不管三七二十一,我狂拍了一通,發現這些無人區的動物,對人類幾乎不設防、不抵觸。時間已近晌午,我們來到中國面積最大(9萬多平方公里),人中最少(7戶23人)的行政鄉祈曼塔格鄉,這里有13位保護員堅守著這塊土地,保護域內快樂的動物。與野生牛羊的巧遇就在鄉政府對面的草灘上,黑壓壓一片星星點點在移動,我拿出相機,拉近拉近,原來是一群野犛牛,估計有上千隻,可惜太遠,又沒有帶三角架,不能看清牠們。也好,否則又驚擾牠們悠閑的生活了。就在我們要離開時,看見一旁草地上,有隻小羊慢慢騰騰地來回走動,全不把我們放在眼里,我仔細觀察好像不是家羊。一問才知,這就是一級保護動物藏羚羊,抓緊機會好好拍幾張。午後,往東部繼續前進,礦點漸多動物漸少,到盆地邊緣,司機發現在崖壁上有3隻野犛牛。我近距離看到了這全身烏黑的龐然大物,生怕他衝下來,趕緊躲進車裡。落單犛牛攻擊性強但司機告訴我不要緊張,成群的犛牛是不會傷人的,如果是單獨一隻犛牛,一定是被擊敗後趕出牛群的頭牛,這種頭牛的攻擊性就非常強,可以把我們的汽車掀翻。聽他一說,又下車多照了幾張照片。阿爾金山探險一路順遂,沒有遇到下雨,或雪,或風,在阿爾金山無人區的蒼涼奇境中,體會到荒原之美,也看到這輩子沒看過的精靈,呼吸純淨的空氣,感受野生動物從身邊走過,因而倍增的勇氣和力量。死亡之海羅布泊 野雙峰駝極耐旱 文/彤彤整理 羅布泊位於新疆東南部,被稱為「死亡之海」,是一片神祕而又令人嚮往的無人區,也是能夠極度耐旱的野雙峰駝高度活動的地區,區內生態也因設立保護區,呈現超乎想像的熱鬧。200萬年前,古羅布泊是一個面積達2萬平方公里以上的大湖,在造山運動影響下,湖盆地分割成幾塊窪地。1950年代,湖面還有2000多平方公里,但此後塔里木河下游斷流,羅布泊漸漸乾涸,1972年底,羅布泊徹底乾涸。野駱駝逐水草而居目前羅布泊成立有「野駱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橫跨吐魯番市、哈密市延伸至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面積達6萬多平方公里,主要保護對象為野雙峰駝(又名野駱駝)等珍稀動物,及乾旱荒漠生態系統──搭配區內40~60個地下水泉水點,另以人力補給水源,讓野駱駝、鵝喉羚等野生動物得以生存。野雙峰駝自古以來即生活在阿爾金山北麓及羅布泊,並且會隨著季節的變化而遷移,其中秋季最大,春季最小,秋季時野雙峰駝為了尋覓草原,族群分散區域變廣,是春季時的4倍多。區內生態極為豐富事實上,保護區生態的好壞,直接影響野雙峰駝的數量,如果棲息地草美水多,野雙峰駝出現率也會增高,種群結構也會穩定。所幸在中國大陸積極供水下,野雙峰駝總數從1995年開始出現恢復,到2019年估算已超過1500頭。除此之外,野駱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有多達140種昆蟲,但因過於乾旱,兩棲動物數量很少,僅有塔里木蟾蜍一種,且生活在有泉水的河谷中。至於爬行動物,現有5科共19種,其中葉城沙蜥和白條錦蛇在保護區內最具生存優勢。此外還有被列入保護動物名錄的新疆漠虎、葉城沙蜥、荒漠沙蜥等,及被列入瀕危物種,禁止全球販運、交易的東方沙蟒。諸多動物列名保護除了野駱駝,保護區內至少還有61種哺乳動物,主要以齧齒目為主,共有14種齧齒動物生活在這裡,其中子午沙鼠和三趾跳鼠為優勢種,黃兔尾鼠、長耳跳鼠、灰倉鼠、五趾跳鼠等物種也生活於此,但因為環境嚴酷,棲息密度都不高。保護區內山地還分布有鵝喉羚、盤羊、岩羊、北山羊等偶蹄目動物,以及藏野驢等奇蹄目動物,及雪豹、棕熊等食肉目動物。其中,野雙峰駝、雪豹、藏野驢、北山羊和中華對角羚,為國家1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雪豹和野雙峰駝更被IUCN列為瀕危野生動物;盤羊、塔里木兔、猞猁、草原斑貓等10種哺乳動物,是國家2級保護動物,其中的藏野驢、兔猻、猞猁、棕熊、豺和盤羊也被IUCN列名保護。鳥類雖多生態脆危至於被列入「三有」(有生態、科學、社會價值)保護動物名錄的,則有野豬、艾鼬、白鼬、虎鼬、沙狐、赤狐、狼和大耳蝟8種。自然保護區內還存在197種鳥類。其中黑鸛、玉帶海鵰、金鵰、胡兀鷲、黑頸鶴以及大天鵝是保護物種,羽鵜鶘、疣鼻天鵝、禿鷲、雪雞等也在保護之列。被列入「三有」保護動物名錄的鳥類,有普通秧雞、石雞、翹鼻麻鴨、蒙古沙鴴等。黑頸鶴、遊隼和擬遊隼等是瀕危物種;白鵜鶘、黑鸛、白琵鷺、白頭鷂、獵隼、灰鶴等是保護物種;金鵰、玉帶海鵰、禿鷲等則是易危物種。 前一篇文章 說答案肯定知道 雛鳥頭上兩根「天線」一定沒看過 下一篇文章 【特搜啟示】 熱門新聞 01【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2【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3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4頻率對了就共鳴2025.05.0505【考考你的智力】2025.05.0506長期運動協調身心 能增深層睡眠時間2025.05.0607桑椹養顏抗衰老 母親節蛋糕好選擇2025.05.0608量子糾纏與量子技術2025.05.0609小粒子 大未來2025.05.0610曼谷文教中心 親子彩繪燈籠 2025.05.0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三仙台 黑白岩鷺育雛傳奇【感人實錄】白頭翁親鳥育雛鏡頭下的生態交通噪音 使黃鶯變成憤怒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