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昨天公布112學年度大學「繁星推薦」與「申請入學」各校系參採學測科目,只參採兩科的校系數大增101個,理工校系不參採國文科也成為趨勢。學者分析,因少子化,私校招生困難,調整參採門檻,可獲得更多學生基數,且可鎖定單科優異人才。
112學年度是大學入學改革第二年,許多校系觀察111學年度招生缺額暴增情況後,減少參採科目數。
甄選會昨公布,112學年度申請入學,只參採兩科的校系數從441系大增為542系;參採3科的從931系減為885系;參採4科的從652系減為582系。採計數學A、數學B視為1科。
升學輔導專家藍天予指出,愈來愈多理工校系不參採國文科,112學年度包括台大機械、化工、材料、生物機電系,都加入「不看國文」的行列。藍天予分析,能考進台大的學生,國文應不會太差,校系不參採國文,更有機會收到「偏科」的學生,例如數學、自然很強,但不擅長國文者。
台大教務處註冊組長李宏森解釋,並非不重視國文,而是「更對準學系需求」,例如工程類學系,國文不是最主要科目,減少參採,找學系最想要的人才。
藍天予指出,112學年度減少採計科目的校系,主要在私校,「私校壓力真的很大」,一些校系拔掉參採科目相當果決,例如物理系不看自然、歷史系不看國文、電機系不看英文等,都是為了讓更多人通過第一階段篩選,避免產生太多缺額。
世新大學副校長賴正能舉例,若一校歷史系設定國、英、社為參採門檻,但3科均佳的學生多選擇企管系,歷史系可能成備胎,於是近年傾向降低門檻,如只參採國文和社會,甚至只參採社會1科,至少可選到歷史單科很好的偏才。
甄選會表示,各校系參採科目、招生名額等,以11月4日正式簡章公告為準;昨先行公告參採科目數,是為方便考生選考學測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