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添加物合併使用恐生影響 黃色4號、5號、紅色40號 乳酸冰棒、蜜餞最多
【本報台北訊】針對食品添加物和過動兒間的關聯,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昨天表示,美、英及歐盟等地研究皆指出,食用色素及防腐劑可能引發孩童過動,家長應避免讓兒童食用添加色素或防腐劑等食品。
消基會三月間抽查市售商品,結果共二十一件含食用色素,如食用色素黃色四號、黃色五號或紅色四十號等,再加上防腐劑苯鉀酸;上述抽樣商品,多是孩童愛吃的乳酸冰棒及蜜餞等零食。
消基會董事長程仁宏說,英國南安普敦大學,針對兒童所做食用色素研究顯示,攝取特定食用色素和防腐劑的混合物,可能跟兒童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有關;建議父母,若兒童出現過動徵兆時,勿讓孩子再攝取此類食物。
此外,美國國立衛生研究所也發表過相關論點,並認為會引發呼吸問題與氣喘等過敏反應。歐盟食品安全機構EFSA已就此問題,進行檢討。
消基會醫療糾紛委員會醫師何文佑說,雖然目前尚無法確實得知吃多少量,會誘發過動,但發現原本有過動症的兒童,吃了混合色素和防腐劑的零食後,可能加重症狀,而原本無過動症狀的兒童,也有人因此產生症狀。
程仁宏指出,去年十二月台灣過動症協會統計,國中、小學患有過動症人數應有十三多萬人,約百分之七至八,以每班三十五個學生推估,平均每班有兩個患者。
程仁宏呼籲,廠商應加強標示警語,同時也提醒家長,國內常用的食品添加物,雖然皆獲得核准通過,但都是「單項、逐一」通過的,並未評估這些成分「合併」使用後,對人體會產生什麼影響,其中黃色四號、黃色五號或紅色四十號混合防腐劑的零食,最好不要食用,多吃新鮮的天然食物,才是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