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修身疼金孫 拉近與兒子情感 文/楊起鳳 |2022.10.21 語音朗讀 1338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梁修身、梁赫群難得擁抱。圖/TVBS提供梁修身政大EMBA畢業,穿上碩士服。圖/梁修身提供梁修身和孫子小寶感情很好。圖/梁修身提供梁修身(右起)因為孫子和兒子梁赫群拉近了感情與話題。圖/梁修身提供梁修身和EMBA學長學折氣球,第一個受惠的就是孫子。圖/梁修身提供 文/楊起鳳74歲的導演兼演員梁修身,因演出電影《筧橋英烈傳》中的高志航將軍而有「民族英雄」封號。他有3個兒子1個女兒,老大梁赫群有1個兒子,二兒子住新加坡育有2子,小女兒剛生1個混血寶寶,總共4個孫子。螢幕上是硬漢的他,升格爺爺後卻化為「繞指柔腸」,對孫子有求必應。這2年因疫情無法出國,他和老大梁赫群的兒子小寶相處最多,也因為寵溺孫子好幾次而破壞規矩,最後用幽默的方式跟梁赫群道歉,也拉近父子間的關係。梁修身說,當年梁赫群出生時,他剛在演藝圈打拚,花很多心思在工作上,等梁赫群上小學時他忙著拍電影,有時好幾天沒辦法回家,梁赫群上中學時,他又正從電影跨到電視圈當導演,工作更忙,所以沒時間陪伴他,梁赫群當爸爸後,他為了彌補親情,自然格外疼孫子。侵犯教育機會 幽默向兒道歉梁修身記得有一次去百貨公司吃飯,跟小孫子講好吃完飯帶他買玩具,沒想到到了餐廳門口,小孫子卻怎麼樣都不進去,硬要先去買玩具,梁赫群已不太開心了,他無奈下跟梁赫群說:「那你們先進去,我帶他去買完再下來。」買完玩具後小孫子很開心,但他知道侵犯了兒子教育孩子的機會,就用另一種方式跟兒子道歉,「我說這幾年年紀愈大愈縮水,以前我號稱180跟你一樣高,但這幾年我去健康檢查都只有169了,原來是態度決定高度,我剛才的態度不對,我不應該為了滿足小寶先帶他去買玩具。」巧用高EQ化解教育歧見。不過身為爺爺還是忍不住犯疼孫的毛病,例如冬天天冷下雨擔心叫不到車,縱使梁赫群請了保母接送孩子上下學,梁修身還是會搶著開車接送,他說兒子沒說什麼,反而是保母講話了,他苦笑:「唉,我又剝奪了人家的工作權利了。」花時間陪家人 孫成溝通橋梁梁修身念政大EMBA時跟學長學摺氣球,受惠的當然是孫子,他體會到摺氣球跟教育孩子一樣,必須預留一點空間,太嚴格會有反效果,因為空間不夠沒有緩衝、容易爆掉,但也不能給予太大空間、自由發展會變調。以前他的父親教育方式就是給孩子吃飽穿暖就好了,他也是照做,對4個孩子的教育就是一視同仁;但現在孫子陸續出生,他體會到教育和陪伴很重要,他說:「這2、3年來,我改變生活態度,不再把精力全花在工作上;這樣就有更多時間面對家人,做些以前沒做過的事,現在也會關心兒女身體,面對疫情,多了一些話題可以討論,像我看到赫群常會陪孩子,這一點我就很讚賞他。」梁修身說,梁赫群是老大,從小就很敬畏他,不敢講心裡話,父子倆對話常常不超過2個字;但有了孫子後父子關係改善很多,孫子也成為父子間的溝通橋梁,現在梁赫群都會要兒子多跟爺爺學,聽爺爺的話。不過他笑說:「赫群兒子的口才太厲害,會拗又會辯,又會轉,以後有機會可以當律師。」不輕言退休 念EMBA、當街頭藝人梁修身橫跨電影、電視圈,曾拿下金鐘獎最佳男主角獎,也是導演兼製作人,大兒子梁赫群在電視圈主持節目,老二梁立群住新加坡是聯電工程師,小兒子梁正群是演員,女兒則是音樂家,一家都很優秀。梁修身說,自己教育小孩就是一視同仁,4個孩子都去加拿大留學,對孫子也一樣,公平對待。被問及未來會不會希望孫子們也進演藝圈?他說:「應該不會,而且那已經不是我的事了,是他們爸媽的事。」梁修身說很多人都以為他退休,但其實他從沒說過「退休」2個字,對他而言現在只是轉換心情生活,他表示:「因為人一旦說出『要退休』會連走路都變慢,現在的生活就是夠吃夠用,不用再為了名利往前衝,但是也不能不做事。」他又打趣說:「自己以前都不覺得老,直到孫子叫他『爺爺』才覺得真的升級了,從壯年變成了老年。」50多歲時,有感於入行以來受到許多貴人、恩師的幫助提攜,因此梁修身用3個兒子的名字成立「三群公司」,開始拍攝一系列關懷少數族群、弱勢朋友及值得關注的故事。包括《再見忠貞二村》、導盲犬、盲胞的故事《米可GO!》、講述外配的《別再叫我外籍新娘》、東部少棒萌芽史《比賽開始》等。公司沒拍戲之後,他開始規畫自己的生活,去政大念EMBA,連續2年參加柬埔寨義診團,也接手學校的「傻瓜劇團」,到各地偏鄉小學演出,之後更學習薩克斯風到各地表演和做公益活動,還學會摺氣球,半年前甚至還取得街頭藝人證照。今年他的願望則是學英文,他說以前拍電影時,卻爾敦希斯頓來台灣,中影派出他和胡因夢接待,胡因夢英文很好,他只能看著胡因夢笑就跟著笑,英文一直是他的遺憾,直到洋女婿來台灣,他說剛好女婿想學中文、他想學英文,但可能礙於他是岳父,女婿根本不敢糾正他的發音,笑說:「最後是他的中文進步比我快,我還沒學好。」本版與聯合報「橘世代」周報合作 前一篇文章 資深國民養成記 要學更要動 下一篇文章 丁菱娟54歲卸董座 抓回人生自主權 熱門新聞 01佛教團體互信合作 跨宗派供僧 洛杉磯佛光人供養正信僧寶2025.07.3102西澳中華學校 議員參訪肯定辦學2025.08.0103【白色墨水】輝之印象 畫布上的永恆記憶2025.08.0304菲律賓慈恩寺 祈觀音護佑佛光寶寶2025.07.3105味覺圖有謬誤2025.07.3106里約佛光人親子慢跑 共享美好時光2025.07.3107【心靈修行】清靜心的日常修煉2025.08.0308 謝弘志 樂在以畫筆擁抱生命2025.08.0209俄 8.8 強震 海嘯淹沒小鎮2025.07.3110泡水光電板會破壞生態嗎? 2025.08.0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陳治平醫師 打造懷孕完整照護鏈顱顏修復專家陳建宗 挽回逾6000張容顏最好投資是自己 李依錫造甜點界傳奇孩子王變醫師 鄭名芳守護病童31年從診間到戰火前線 楊俊仁行醫行善學會打開耳朵 傾聽他人意見 作者其他文章演活蘇培盛 李天柱學會謙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