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曾博群台北報導】台灣師範大學與美國耶魯大學「大腦發展與學習聯合實驗室」研究團隊發現,六個月大嬰兒大腦預測力愈強,後續成長口語詞彙發展愈好,早期親子共讀更是關鍵性促進此發展連結。研究成果刊登國際期刊《Brain and Language》、《PLOS ONE》。
計畫主持人台師大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主任王馨敏表示,跨國團隊以台灣嬰兒為研究對象,讓嬰兒反覆學習「聽到聲音就會看到圖片」的對應關係,之後,在測試階段隨機省略原本應該緊接著聲音出現的圖片。
研究顯示,因嬰兒大腦能夠預測圖片會緊接著聲音出現,所以即便圖片沒有出現,枕葉也會產生神經活動,團隊稱此神經活動為大腦預測訊號,顯示嬰兒的大腦預測力。
王馨敏認為,即使在與不太會說話的嬰兒共讀時,成人還是會以預測性的問題和嬰兒互動,例如:「接下來我們會看到什麼動物呢?」繪本提供訊息結構化的情境,讓孩子的大腦能在此情境反覆練習預測新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