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麵主食】白米變黃長蟲能吃嗎? 文/灃食蔬食季刊 |2022.10.17 語音朗讀 237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文/灃食蔬食季刊大家總是習慣將白米放在米缸中,但你是否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某天,發現白米竟然變黃了!或者是米缸中爬滿了米蟲,這種情況下,那些白米還能食用嗎? 米食是台灣人飯桌上常見的主食。圖/123RF白米變黃 有黴菌勿食白米為什麼會轉黃?主要是採收時沒有完全烘乾,製程及保存管控不佳,讓米含水量超過14%,或是室內溫度過高,都可能使得「白米呼吸變快」,而產生大量的水分和熱氣,提高白米的溫度和溼度,使白米品質加快劣化,而產生一股油耗味、酸味,米的外表就會逐漸變黃,還可能成為黴菌發育的溫床,產生大量的黴菌毒素。若不慎食用,會在人體產生毒素,因此當一般白米呈現黃色,原則上就不應該食用了。想要防止白米變黃,建議可以從儲藏環境下手,像是白米開封後沒吃完,就放進冰箱冷藏,可有效維持白米的新鮮,防止受到黴菌影響。 一般白米呈現黃色,容易有黴菌毒素,原則上就不應該食用了。 圖/123RF長蟲白米 處理後可食通常,最常看到的米蟲,就是象鼻蟲,又稱為「米象 」,這種生長在穀物表面的昆蟲,有時會在米缸中橫行,使得白米遭破壞,呈現粉末狀。那麼,我們就該把這些米都丟掉嗎?其實米象本身不具毒性,所以長米蟲的白米只要沒有變質或腐敗,經過洗淨仍然可以吃。若是發現有米蟲的行蹤,可以把開封後的米放進冰箱冷凍庫,這樣可以防止躲藏在米粒中的蟲卵發育成長,是快速有效,而且對米質無害的防治方法。但記得放進冷凍庫的米要用密封袋裝好,冰幾天後取出,放在室溫下讓它恢復常溫狀態,並把外袋的水分擦乾,才能避免水氣進入米裡,影響後續的保存。不過,這些在白米中的米象,也可能帶入環境中存在的各類病菌,牠們的排泄物和蟲體,是黴菌喜愛的養分,會導致黴菌生長旺盛,因此防治米象對於白米的保存很重要。 米缸中爬滿了米蟲,這種情況下,白米還能食用嗎? 圖/123RF防止米蟲 幾個小祕方有什麼方法可以有效防治米象呢?實際上稻米採收去殼後,米象會很快地在白米中產卵,而這些含有米象卵的米粒,外觀和正常白米無異,無法用肉眼辨識。因此有幾個建議:第一、購買真空密封的米,這類米包裝完整,不易被米象入侵。第二、開封後應確實冷藏,透過低溫可延緩幼蟲成長。第三、少量購買,盡速吃完,從根本解決米象問題。米食是台灣人飯桌上常見的主食,學會白米品質管理,才能吃得更加安心! 稻米採收去殼後,米象會很快地在白米中產卵,而這些含有米象卵的米粒,無法用肉眼辨識。圖/123RF 前一篇文章 菇類可否歸為蔬菜 下一篇文章 麵食怎麼吃才健康 熱門新聞 01【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2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3【寓言故事】天宮保健官到人間2025.05.0404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5【深頁凝視】《小書店大繪集》手繪匠心獨具的書空間2025.05.0406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7人間佛教學術工作坊 探索實踐路徑2025.05.0308【營養專欄】這些奶,你喝對了嗎?2025.05.0309尤英夫 40年公益軌跡不停歇2025.05.0310頻率對了就共鳴2025.05.0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各種起司料理作法不同薑是食材也是藥材 中醫提醒依體質使用不傷害動物 時尚又美麗傳統市場 Vegan蔬食法餐綜合彩虹舒食 開胃又營養 作者其他文章各種起司料理作法不同咖啡這樣喝更健康生態廚師 走出廚房生活美學 品味 田間蔬食藝術【品嘗永續】在地古老生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