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麵主食】白米變黃長蟲能吃嗎?

文/灃食蔬食季刊 |2022.10.17
2376觀看次
字級

文/灃食蔬食季刊

大家總是習慣將白米放在米缸中,但你是否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某天,發現白米竟然變黃了!或者是米缸中爬滿了米蟲,這種情況下,那些白米還能食用嗎?

 米食是台灣人飯桌上常見的主食。圖/123RF

白米變黃 有黴菌勿食

白米為什麼會轉黃?主要是採收時沒有完全烘乾,製程及保存管控不佳,讓米含水量超過14%,或是室內溫度過高,都可能使得「白米呼吸變快」,而產生大量的水分和熱氣,提高白米的溫度和溼度,使白米品質加快劣化,而產生一股油耗味、酸味,米的外表就會逐漸變黃,還可能成為黴菌發育的溫床,產生大量的黴菌毒素。若不慎食用,會在人體產生毒素,因此當一般白米呈現黃色,原則上就不應該食用了。

想要防止白米變黃,建議可以從儲藏環境下手,像是白米開封後沒吃完,就放進冰箱冷藏,可有效維持白米的新鮮,防止受到黴菌影響。

 一般白米呈現黃色,容易有黴菌毒素,原則上就不應該食用了。 圖/123RF

長蟲白米 處理後可食


通常,最常看到的米蟲,就是象鼻蟲,又稱為「米象 」,這種生長在穀物表面的昆蟲,有時會在米缸中橫行,使得白米遭破壞,呈現粉末狀。那麼,我們就該把這些米都丟掉嗎?

其實米象本身不具毒性,所以長米蟲的白米只要沒有變質或腐敗,經過洗淨仍然可以吃。若是發現有米蟲的行蹤,可以把開封後的米放進冰箱冷凍庫,這樣可以防止躲藏在米粒中的蟲卵發育成長,是快速有效,而且對米質無害的防治方法。但記得放進冷凍庫的米要用密封袋裝好,冰幾天後取出,放在室溫下讓它恢復常溫狀態,並把外袋的水分擦乾,才能避免水氣進入米裡,影響後續的保存。

不過,這些在白米中的米象,也可能帶入環境中存在的各類病菌,牠們的排泄物和蟲體,是黴菌喜愛的養分,會導致黴菌生長旺盛,因此防治米象對於白米的保存很重要。

 米缸中爬滿了米蟲,這種情況下,白米還能食用嗎? 圖/123RF

防止米蟲 幾個小祕方

有什麼方法可以有效防治米象呢?實際上稻米採收去殼後,米象會很快地在白米中產卵,而這些含有米象卵的米粒,外觀和正常白米無異,無法用肉眼辨識。因此有幾個建議:第一、購買真空密封的米,這類米包裝完整,不易被米象入侵。第二、開封後應確實冷藏,透過低溫可延緩幼蟲成長。第三、少量購買,盡速吃完,從根本解決米象問題。

米食是台灣人飯桌上常見的主食,學會白米品質管理,才能吃得更加安心!

 稻米採收去殼後,米象會很快地在白米中產卵,而這些含有米象卵的米粒,無法用肉眼辨識。圖/123RF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