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置舊手機 循環再利用

文/陳昭宏 |2022.10.08
9721觀看次
字級
圖/123RF

文/陳昭宏

台灣每年售出650萬支手機,回收率卻僅約12%,其他5成5民眾的舊手機則閒置在家中。為了鼓勵民眾回收舊手機,環保署啟動「手機回收月」活動,民眾只要即日起至本月31日止,前往指定據點回收手機,就可以參加環保署iPhone 14、Acer筆電……等抽獎活動。

舊觀念致回收意願低

為了方便民眾參與本次手機回收活動,環保署特別將全台回收據點,從6000處擴增為12000處,民眾只要拿舊手機前往回收,就能獲得據點提供的回收優惠及活動抽獎序號,民眾隨後上網登錄序號即可參與抽獎,11月下旬將抽出幸運得主,中獎名額超過20位。

環保署調查發現,有超過半數民眾3到4年會換一支手機,卻有55.3%的民眾傾向將壞掉或不再使用的手機放在家裡,並非進入回收體系。而造成民眾手機回收意願低落的原因,主要有3個,包括不清楚如何回收、對資安有疑慮,以及缺乏回收誘因。

電信業者提供手機舊換新管道。 圖/遠傳電信

增加據點及抽獎品項

環保署從2019年起,每年10月均舉行「手機回收月」活動,但3年來,民眾對活動反應不算熱烈,今年,環保署回收基管會特別邀請多家手機、電信、電商及超商業者,共同響應活動,並祭出iPhone 14、Acer筆記型電腦、千元禮券等抽獎項目,希望民眾能在本月底前主動回收手機。

為了方便民眾回收手機,環保署在全台遍布「手機回收點」,數量從去年的6000處,擴增為今年的12000處。除了地方清潔隊之外,民眾可以到便利商店、手機門市、電信門市回收舊手機。環保署回收基管會組長李志怡表示,活動期間回收手機不限品牌,民眾不用擔心手機門市不收他牌手機。

不少縣市趁機加碼手機回收優惠。 圖/屏東縣政府

保護個資方法很多元

環保署副署長沈志修指出,手機的回收數量隨著回收據點的擴增而提高,從2019、2020年的38萬、36萬支,倍增至2021年的76萬支,回收率從5%提升至12%,未來會以20%為目標邁進。

環保署提醒民眾,家中若有廢棄手機,千萬不要任意拆解,以免增加回收處理的困難度。至於個資問題,只要備份並刪除手機所有資料、恢復原廠設定,基本上就可以放心。

若想進一步確保資訊安全,環保署2020年與處理業者共同推出「資訊保全設備」,可以破壞廢手機、平板電腦的電源鍵、SIM卡及充電孔,解決民眾資安疑慮。目前有提供這項設備的回收據點,包括NOVA桃園店、華碩皇家俱樂部台南、新竹、士林門市,以及華為台中文心客服門市。

環保署2020年推出「資訊保全設備」,可破壞廢手機、平板的電源鍵、SIM卡、充電孔。圖/環保署

有助資源循環再利用

環保署集中回收後的手機,會交給處理商專門處理,確保資源循環再利用。環保署回收基管會執行秘書王嶽斌指出,全台目前有3家業者提供手機專門處理,分別位於桃園、新竹及台中,主要是提煉回收手機中的貴金屬。

不過,目前廢手機回收並非回收基金的補貼對象,環保署目前僅將平板和筆電納為「公告應回收廢棄物」,向產源徵收回收基金補貼處理端,至於「手機回收月」則屬特定活動。

(本文原載於「環境資訊中心網」)

手機回收三步驟──檢、刪、排。 圖/NCC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