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紙」不能回收

文/蘇林 |2022.09.24
21583觀看次
字級
圖/行政院環保署

文/蘇林

生活中常見的書刊、辦公室影印紙、廣告DM、厚紙板、包裝紙盒(如餅乾盒、保養品外包裝盒,印刷背面為白色)等,絕大多數的廢紙可分在一般紙類。

但若進一步分析回收廢紙,紙張的類別、分類和油墨多寡,也決定了這些紙張究竟是優質廢紙或是不優的廢紙。

舉例來說,報紙雖然有油墨,但仍屬於優質廢紙,打成紙漿後可進一步回製成報紙,或是作為灰紙板、蛋盒、環保衛生紙等原料。只是報紙的回收有特定管道,所以丟棄時最好單獨綑綁成一束,且報紙中夾著的廣告單屬於另類回收紙,一定要先抽出來另外收集。

至於一般家庭回收的紙張,回收廠會再進一步分為「脫墨紙類」、「雜誌紙類」、「混合廢紙」類;油墨含量愈少的乾淨紙張,回收價值愈高。不同等級的回收紙漿,可製成再生紙、包裝紙盒、環保衛生紙等紙品。辦公室紙張則要先去除釘書針、固定針夾。

比較需要注意的是,便利貼因為背面有特殊黏膠,屬於複合材質,因此無法回收;同樣的,辦公室常見的複寫紙、感熱紙、貼紙背襯、蠟紙、藍圖、相片,或是護貝過的紙,也都不再屬於廢紙,要丟入一般垃圾喔。



紙餐具該如何回收?

網路上經常有幾派不同意見,針對「紙餐具能(要)否回收」大打筆仗,各執己見,各有論點。其實從「廢棄物清理法」公布施行以來,就針對「紙餐具回收」有明確的規定,顯示「紙餐具」確實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資源」 。

比較需要注意的是,「紙餐具」和「廢紙」是不同的兩類回收物,後端的處理流程完全不同,如果兩者弄混了,把紙碗、紙餐盒、紙湯匙、紙盤……當作廢紙回收,就會使紙餐盒變成了「廢棄物」,不但無法落實回收的意義,反而增加許多廢棄物和燃燒廢氣。

眾所周知,便當店或自助餐店所提供的一次性餐具、紙盒,為了防水與油漬,通常會在紙盒內塗上一層聚乙烯(polyethylene,PE),或以浸蠟處理過。

而這層特別加上的塑膠薄膜及防水蠟膜或鋁箔,得送到特定專業處理廠,經過溶解後與紙盒分離,將塑膠膜和紙漿分別回收,才能循環再利用。

因此,紙餐具的回收工序,比紙盒、包裝紙、廢紙等純紙類多一些。首先,要先把紙餐具上面的廚餘弄乾淨(能稍微沖洗一下更佳),接著丟進紙餐具專用回收箱(袋),而且最好能同規格的堆疊起來節省空間,最後再交由專業紙廠分離紙漿和淋膜或蠟膜。

如果民眾在食用完畢後,習慣將這些紙類容器與一般廢紙一起丟入紙類回收,一個不經意的動作,會讓紙餐具在回收場,被當成垃圾丟進焚化爐,或是掩埋成了不易分解的垃圾,不但增加了廢棄物,產生環境問題,間接破壞生態,也會增加廢紙處理成本,反而可能對環境造成更大的傷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