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詹德聖
文/詹德聖
傍晚,在舊家陪母親吃完晚餐後,老婆騎機車載女兒,我和兒子則散步回家。距離約五百公尺,走路不用十分鐘,兒子提議繞遠路。
今晚月色皎潔,父子倆踏著月色悠悠前行。住家附近,巷陌交錯,我倆不約而同選擇一樣路徑──刻意避開馬路,我們喜歡窄仄的巷弄。晚餐時刻,兩旁住家的紗窗關不住聲音和氣味,不時飄出油煙、菜香夾雜著電視聲響,勾勒出市井小民的日常。
我和兒子非常享受這種氛圍,輕鬆自在。有時靜默一直走著,但大部分時間,會彼此分享內心的話,這是父子專屬的時刻。兒子喜歡描述學校的瑣事,我則談論過往的點滴。
兒子問我是否曾和阿公一起散步,我搖頭說否。父親忙於家計,不是上班,就是種田,根本沒有這種時間。
盡頭是一大片廣場,視野突然開闊起來。兒子指著地上的窟窿說,上次騎腳踏車就是在這裡跌倒。我關心兒子受傷是否好了?兒子點點頭。疫情嚴峻時,學校不對外開放,兒子和朋友常來這裡活動。
我指著廣場南側的一塊空地,告訴兒子原本想在這裡買地自建,蓋自己的房子,後來因價格太貴而作罷。兒子直呼可惜,否則住在這裡,天天到廣場玩,日子一定很愜意。
我倆朝著另一巷弄繼續前行。
這條巷弄很特別,狹長而筆直,其中一側築起高聳圍牆,完全無法得知內部天地。我們只能臆測那是富裕人家的豪宅,有雅致別墅和美麗花園。主人極為用心,巷弄旁擺滿盆栽,綠意盎然。
通過巷弄,穿越馬路,家就在眼前了。兒子若有所思,慎重說道,他長大以後,要買下那塊空地,我報以微笑,回應說:「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