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史話】新社生命之泉──白冷圳

文/詹德聖 |2022.02.17
1126觀看次
字級
二號倒虹吸管橫越抽藤坑溪,宛如來自天上的吸管。圖/詹德聖

文/詹德聖

白冷圳位於台中新社,為日治時代所興建,至今有九十多年歷史。其使原本位處高亢缺水的河階台地有了灌溉水源,帶動新社發展,因此有「新社生命之泉,大地之母」的稱譽。

白冷圳由日籍工程師磯田謙雄負責設計建造,為蔗苗培育提供水源。除了農業灌溉功能,更豐富周邊的自然生態和人文景觀,也凝聚社區意識,成為在地的文化特色。

白冷圳源自大甲溪上游,原本直接引水進入制水井,因天輪發電廠設立後,溪水改道造成水源不足,於是將發電後的餘水安置暗管送至制水井。之後沿著八仙山麓開鑿圳道,翻山越嶺,將大甲溪水引至新社台地。沿途水圳設施多設於山腰峻坡處,都是利用地勢變化所產生落差原理的自然工法所建造,不需任何電力。

白冷圳越過溪谷,穿過山稜,宛如一條巨龍蜿蜒蟠踞山頭,沿途風光明媚,山林蓊鬱,農田廣布,動植物呈現多樣面貌,沿線的人文景觀也相當豐富。進水口附近,有日治時代神社改建的回水紀念碑,感念天輪發電廠利用發電餘水,解決水源問題。沿途有各具特色的渡槽,如紅色鋼結構的福興水橋,和古樸的矮山過水吊橋等,以及三座工程艱鉅、令人歎為觀止的倒虹吸管。

其中位於抽藤坑溪的二號倒虹吸管,全長三百四十六公尺,工程浩大,景觀壯麗,常吸引遊客駐足觀賞。後因九二一地震嚴重受損,於是在原本綠色舊管旁,重建藍色新管。新舊倒虹吸管並列,宛如來自天上的吸管,至今仍是遠東最大的倒虹吸管,獲選全國百景第二十六名。

倒虹吸管是以連通管原理,利用大氣壓力,將水越過障礙物,送往低處。因裝置呈U字型與虹吸管原理相反而得名。

由於九二一地震重創白冷圳水利設施,全線水道柔腸寸斷,急需重建,此時才發現白冷圳隨時代政權轉移,所引發的產權、營運管理問題錯綜複雜,重建之路遙遙無期。所幸社區居民凝聚共識,加上熱心人士大力奔走,成立「白冷圳社區促進會」,推動「白冷圳復活運動」,使得重建計畫得以實行,並推動系列文化活動,為白冷圳的永續經營而努力。

長久以來,水圳已成為居民生活的一部分,並發展出人與圳之間特有的文化。如每年農曆七月,都有拜圳頭的活動,以祈求風調雨順,農作豐收;農閒時期,每戶農家會派遣人員共同清理水圳渠道,去除雜草、汙泥、垃圾,以便水圳保持暢通,順利灌溉每一塊農田。每年十月舉辦生日晚會,是白冷圳文化節活動的高潮,除了讓居民認識白冷圳的歷史及貢獻,也希望藉此找民眾對它的敬意與感念。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