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天馬行空提供
圖/天馬行空提供
文/林昱翎
坦白來說,七五計畫是一部殘忍的電影。日本新銳導演早川千惠在劇中虛構了一個日本社會,政府立法通過七五計畫,凡是年齡滿七十五歲的老人皆可選擇安樂死,並可在死前領取一筆金額供其享用,且喪葬費等皆為免費,為了挽救高齡化社會所帶來的社會問題,看似弔詭的七五計畫逐漸在民間盛行,藉此從日本的高齡化社會直指生命價值。
年紀似乎成一種罪
本片由兩條主線相互穿插,睽違電影九年的傳奇影后倍賞千惠子飾演女主阿道,在鏡頭裡單靠眼神與肢體語言,細膩地呈現老年人不同層次的內在情緒,令人窺入老年人孤獨的精神世界。當人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出生,但能選擇自己的死亡後,會變得比較快樂嗎?七五計畫頻繁出現在老年人們的生活裡,電視螢幕上觸目驚心地播放著廣告,提醒著人們老得超過年限就選擇死亡吧,並將這樣的選擇美其名為幸福。確實,死亡從來都不該是一件避諱的事,但端看死亡的方式及其價值判定,著實能反映出對生命的想法。如若年紀被視為一種社會的累贅,實在太過殘忍且不近人情。
片頭由平和的音樂帶出殘忍的故事,導演藉由旁白道出:「日本人早已被訓練,為了國家可以犧牲生命。」因此即使七五計畫令人詬病,卻也詭異地立案通過,帶出了現代的人們用生產力去評斷他人生命價值的荒謬。然而,又是誰會選擇七五計畫呢?人們真能為了復甦國家經濟因而犧牲生命嗎?詭譎的是,在片中選擇七五計畫的人,多數為孑然一身的老年人。
社會文明的程度來自於對老年人口的照護,由女主角阿道的晚年經歷來看,便能看出老年人在生活中所面臨的困境。年紀似乎成為一種罪,公司以年紀太大為由開除了阿道等一行人,尚有子女的同齡朋友還能回歸家庭,沒有家人的阿道在失去工作後,迎面而來的是一連串生存的難題。沒有工作意味沒有固定收入,進而導致租不到房子,觀眾的心隨著阿道四處碰壁以後,也落入了絕望之中。
然而,將阿道拉出絕望的,竟是七五計畫。只要選擇安樂死,眼前的困境便迎刃而解,不僅有生活經費,也無需擔憂無所安住,還有心理諮商陪伴走過人生最後的旅途。對比同齡老人的孤獨死去,七五計畫提供的死法,似乎的確有那麼一點幸福滋味?哀傷的是,促使阿道走向七五計畫的不是她發自內心的選擇,而是社會先行剝奪了她的生命價值,一步步斷了她生活的種種可能。
一切看似無法回頭
不僅僅是阿道,另一條主線以磯村勇斗飾演的岡部擴為主,阿擴是推動七五計畫的保險人員,意外地碰見經年在外打零工維生的叔叔,也親眼看著叔叔選擇七五計畫而一步步地走向死亡。在劇情裡,阿擴翻出叔叔在全國各地捐血的紀錄,當生產力被視為生命的主要價值時,映對這一幕便著實令人唏噓。
迫近死亡之前,生的一切變得特別刺眼清晰,撩過阿道臉上的光,映入眼前的樹林與影子。時間像列車高速輾過人們,阿擴載著叔叔開在一條筆直的道路上前往安樂死。在七五計畫之下,一切看似無法回頭,也不再有其他抉擇的可能。
阿道在邁向生命的最後做出了抉擇,阿道在夕陽下緩緩地歌唱,唱出了人生遲暮的力道,一日將近卻也有著不同美景。導演以沐浴在陽光之下的阿道作為最後一幕,展現了本片最終的訴求,亦即生命之珍貴,生命之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