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有些媽媽擔心疫苗後遺症,不讓孩子接種疫苗。卻也有父母堅信醫藥生物科技成果,只要聽到有新疫苗問世,就帶孩子注射。依照現行傳染病防制法中有關預防接種法規,寶寶從出生到念小學,總共須打上十九針。
台灣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林口兒童醫院院長林奏延表示,部分家長將幼童接種疫苗當成是一種投資與保險,一旦衛生署核准某種新式幼兒疫苗在台上市,就會帶孩童至醫院接種新疫苗。
依照現行傳染病防制法中有關預防接種法規,寶寶從出生到念小學,總共須打上十九針,所預防疾病包括B肝、結核病、百日咳、破傷風、小兒麻痺、麻疹、水痘、腮腺炎、德國麻疹、日本腦炎等重大疾病。但疾病管制局副局長周志浩說,相關法規並無強制力,若家長執意不遵守,也無罰則約束。
例如剛上市的肺炎鏈球菌疫苗,一歲以下幼童須連續接種三至四針,每針約三千元。林奏延說,門診就常遇到憂心忡忡的母親,詢問新疫苗的發展進度,再三強調,不管花多少錢,都願意接種,只盼小孩能平安成長。
台北馬偕小兒科部主任醫師李宏昌也說,近來有關輪狀病毒疫苗的詢問度就很高,許多媽媽擔心小孩被感染,皆特地掛號接種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