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由東海大學建築團隊獲選獲選,圖為策展人暨東海大學建築系主任曾瑋介紹獲選提案《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台灣改裝》 。圖/國美館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今天(14日)公布徵選結果,由東海大學建築學系提案的《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台灣改裝》,獲選為台灣館代表參展團隊,將呼應大會主題「未來實驗室」,重回台灣的山海之間,從「真實的日常」尋找面對未來的養分。
主辦單位國立台灣美術館館長廖仁義表示,《台灣改裝》的策展理念令人感動,不但讓人重新看見台灣的農村地景及自然的樣貌,並且重新思考台灣建築與土地的連結,他期許透過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國際舞台,「讓我們的作品可以被看見,可以讓台灣建築創作在國際上發光發亮。」
策展人曾瑋、協同策展人郭聖傑、何炯德與蘇孟宗領導的東海大學建築學系團隊,以「剖面」的視角聚焦台灣農業地景,發現其中存在的「改裝」性格。無論是嘉義外海的蚵棚、嘉南平原上的溫室或是梨山的茶園,都可以說是人類指認、理解並適應自然作用的節氣與時序後,進一步加以「改裝」的構築性回應。
策展團隊提出「協調者」、「二元性」、「義肢」、「內在性」、「中介」、「濾器」六大關鍵字回應這些發生在台灣山海之間人們如何與自然衝突、妥協進而共榮的事物,提煉出面對台灣建築未來發展的可能方法。
這次展覽內容將與建築教育現場緊密結合,規畫由東海大學建築學系師生共同完成,也將邀請國內知名建築學院如成功大學、淡江大學、逢甲大學等建築學系參與,擴大展覽實驗與行動的動能,所完成的作品將一同於本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展出。
「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將於明(2023)年5月20日至11月26日於義大利普里奇歐尼宮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