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畫民俗》擦皮鞋

劉興欽/圖‧口述 林少雯/記錄整理 |2008.04.17
1050觀看次
字級

「皮鞋擦得亮晶晶,老美兵哥很開心。要他五毛給一塊,阿欽覺得很溫馨。」

台灣光復初期,在火車站、汽車站或街道騎樓下,經常可以看到許多人以擦皮鞋為業,其中有很多是小孩子。當時台灣人的生活困苦,很多家長沒有錢讓孩子接受教育,他們小小年紀,穿著破舊的衣服,打著赤腳,揹一個木頭小箱子,到處為人擦皮鞋,換取微薄的收入,為家庭分擔生計。

擦鞋的小木箱,是經過特殊設計的,箱子的中段開了一個口子,裡面可以擺放簡單的擦鞋工具,像鞋油、刷子、擦鞋布等;箱子的後段可以當成座椅,擦鞋的人跨坐在上面為客人擦鞋子。箱子的前段有一個腳形的踏板,客人將鞋子跨在上面,接受擦鞋的服務。

擦鞋的裝備,除了這個擦鞋的工具箱之外,還要攜帶一張藤椅,好讓客人舒服的坐下來,享受被服務的樂趣。有的客人會在擦鞋子時看看書報雜誌,有的人會瞪著擦鞋的人看看有沒有擦乾淨,還不時指點一下,哪裡要加強。

客人坐得舒適,鞋子又擦得光可鑑人,除了擦鞋費五毛錢外,說不定客人會多賞點小費,經常有小費,收入就多些,擦鞋童當然更開心,所以擦鞋服務都非常盡心,讓客人滿意。

在那個普遍窮困的年代,大多數人是穿木屐或打赤腳的,能有雙布鞋穿,已經是很幸福的事,能有皮鞋穿,更是高級享受了,還有餘錢可以擦皮鞋,更是風光加三級了。尤其在人來人往的公共場所,眾目睽睽之下享受擦鞋服務,皮鞋的主人難免有「我是大爺」那種樂陶陶的心態。

擦鞋童的工作沒有定點,經常到處流動,他們會在街角或騎樓下,喊叫「擦皮鞋喔酖酖擦皮鞋喔酖酖」,以招來生意;或者他們會往人多的地方去,所以如果有廟會或其他熱鬧的地方,現場絕對少不了擦鞋為生的人。

這些擦鞋的大人或小孩,最喜歡幫老美擦軍靴,一旦看到有老美來了,有時還會爭先恐後的搶生意。

當時美軍協防台灣,因此有許多的美國阿兵哥假日時會出來街上溜達。他們看到擦皮鞋的,也不管自己鞋子髒不髒,都會光顧一下擦鞋生意,所以很受擦鞋業的歡迎。

為老美阿兵哥擦皮鞋時,雖然語言不通,但是他們的態度都很和善,總是笑瞇瞇的,鞋子擦好了,向他們要五毛錢擦鞋費,他們有時會慷慨的給一元美金。哇!一元美金耶!不得了啦!那可是不少錢哩!難怪見到老美,擦鞋的人都要爭著搶生意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