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是世上 最受虐動物之一 文/托里 |2022.09.04 語音朗讀 409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123RF 文/托里 當人們談到動物養殖議題時,常把焦點集中在豬、牛等大型動物上,往往忽略了雞隻的養殖問題,事實上,雞正是地球上最大量受虐待的動物之一。養雞場集約化養殖過程中,雞隻每天遭受的痛苦和死亡數量十分驚人。 9成蛋雞活在窄籠中據致力提升台灣經濟動物福利的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調查指出,台灣目前有9成的蛋雞,都是將2~4隻產蛋母雞,關在約A4紙張大小的「格子籠」裡。這些被迫不斷下蛋的母雞,一輩子吃喝拉撒都在籠子裡,窄小的空間逼使牠們互相踩踏,更無法張開翅膀梳理羽翼。這種工廠集約化養殖及生產雞肉、雞蛋的過程中,往往讓雞成為世界上最受虐待的動物的之一。更令人震驚的是,全世界每年有多達400億隻雞,隨時在承受上述虐待式的痛苦,這數字還僅是包括集約式飼養棚裡飼養雞隻的數量,如果再將那些可能以更高福利標準飼養的雞包括在內的話,那麼這一數字將增加到600億隻。蛋雞擠在A4大小的籠子裡度過一生。圖/123RF肉雞被迫無限制增肌一般說來,肉雞在飼養前必須經過基因「調整」,被人類不惜一切代價的將體重增加到最大化。導致雞在成長過程中,必須忍受肌肉疼痛、皮膚損傷、腿部骨折、呼吸困難,甚至心力衰竭,可說是幾乎活著的時候都是在被虐待。即便是最具規模的養殖場,飼養的環境條件依然相當惡劣,簡易的飼養棚裡塞滿了雞,幾乎沒有什麼東西,可以讓這些天性自然好奇、好玩的動物,感到稍微舒服一些,牠們醒著時只能很無聊的站在籠裡,空間狹小,擁擠不堪。不分日夜雞隻難入眠對雞這種動物來說,日(光亮)與夜(黑暗)是休息與否的重要指標,然而,對養雞場的雞隻來說,「睡眠」變成是牠們不得不面對的持續性挑戰,因為大多數的飼養棚裡,都不會提供一次性超過4個小時的關燈「黑暗」休息時間。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雞都待在刻意安排的人工光照下,長時間的亮光讓雞隻無法休息和入眠,只能不停的「成長」著。而四周,則是成千上萬隻雞擁擠生活著,臭味薰天,互相踩踏,躲無可躲。即便是身旁有雞夥伴死亡了,甚至發生雞瘟或其他疾病,牠們也沒得選擇的,只能繼續待在籠子裡等待命運的襲擊,或是雞農為減少損失而在飼料中不斷添加抗生素及藥物。養雞場環境擁擠,雞隻常相互踩踏。 圖/123RF口腹之欲的動物悲歌可想而知,一隻雞從一出生,就被迫長期待在光線昏暗、無窗、空間狹窄的惡劣環境中,持續增加不健康的體重,伴隨著工廠不斷的嗡嗡聲和飼料味、便溺氨味,既不能好好休息,也不能伸展跑跳啄蟲打滾,更不能和其他雞隻交誼玩耍串門子,像待在沒門沒窗的監獄裡,無所事事,吸不到新鮮公空氣,也無法徹底休息,直到生命結束那天……由此可見,雞活著的時光,無時不刻在遭受無與倫比的痛苦。然而,對於地球上的人來說,平均每人每年平均消耗掉9隻雞,對於肉食多的國家,例如一個典型的美國消費者,每年更要吃掉90磅的雞肉,大約15隻大雞。養雞場環境擁擠,雞隻常相互踩踏。 圖/123RF改善養殖環境最首要一份關於雞的研究資料顯示,「人們對地球影響最持久的標誌之一,就是化石記錄中大量雞骨頭的突然出現。」可見人類從遠古時代就開始捕食野雞,後來逐漸演變成家庭飼養,工業革命之後,正式出現集約式的飼養場。面對雞隻不堪的生命狀態,人類其實擁有巨大的能力來積極改變數百億隻動物的命運和前途,徹底解決方案當然是全面茹素,不吃或少吃動物,就能徹底解決養殖經濟動物的議題。但在全民都能茹素之前,改善雞隻養殖環境更為重要。事實上,在最新的養雞業全球新標準中,建議雞農應提供寬敞的空間,採用自然光線,和可自由棲息跑動,及乾草捆的飼養棚,飼養出更自然健康的雞,這樣做就能讓這些充滿好奇的活潑動物,保持健康和活躍。自然放養的雞則可自由跑跳。圖/123RF非籠飼雞蛋形成風潮可喜的是,台灣已有愈來愈多企業,參與並響應自然養殖的概念。其中,連鎖量販超市家樂福,2019年底便宣布:家樂福將實現友善雞蛋承諾,開始將販售「非籠飼雞蛋」,同時鼓勵民眾購買,每盒還捐出一元推動改善經濟動物福利。而全球知名連鎖家具公司IKEA,則從2021年底起,在其所屬的全台餐廳中,全面供應「非籠飼」的雞蛋,停止使用殘虐母雞身心、不利永續的「格子籠雞蛋」。台灣宜家的舉措,每年預計將影響至少60萬隻母雞的動物福利。三創生活園區地下2樓每日食堂,也推出「好蛋蛋」料理,使用非籠飼放牧雞蛋及有機米料理。雞是地球上最受虐待的動物之一 。圖/托里 前一篇文章 動物園窗邊寫生 好奇老虎湊過來「監督她畫完」 下一篇文章 【自然筆記】雞群上演好戲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3【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交通噪音 使黃鶯變成憤怒鳥樽海鞘 海中小果凍 暖化新救星加拉巴哥群島 物種之島 作者其他文章台灣埃及聖䴉之前身今世 豬 是有感情的動物【古物幽思】水拹仔的記憶【分享時刻】烏金拓本【記憶深處】落地式大郵筒【旅行風景】攬客新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