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林風光】佛教藝術 伎樂飛天散播法音遍法界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2022.09.03
3983觀看次
字級
佛光山大悲殿,是佛光山叢林學院女眾學部早晚課誦的地方。圖/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伎樂飛天,以散布天花、彈琴奏樂等方式,讚歎佛德。圖/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佛光山大悲殿的迴廊上方,繪有伎樂飛天圖像,象徵說法地。圖/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走進佛光山的第一座殿堂「大悲殿」禮拜觀音菩薩,您是否曾抬頭看見廊道上的梁枋畫作呢?中國傳統建築多以木構為主,為了保護木料的恆長持久,常會在梁、棟、枋上彩繪裝飾。這些裝飾藝術,也有其代表意涵。

如佛光山大雄寶殿的梁枋繪有「佛為弟子說法」的圖案,大悲殿則是繪有「伎樂飛天」的圖樣;乃至在佛光山的路燈上都能見到飛天的身影,這說明了佛光山是一個講經說法的地方,且無時無處都在說法。

彩繪莊嚴 喻聞法音而悟道

經典記載,佛陀說法時,會有「天龍八部」來護法,這個護法團隊包含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迦等八類神祗,其中的乾闥婆和緊那羅,就是飛天伎樂的原型。

「飛天」指的是以歌舞香花等供養諸佛菩薩之天人,祂們常飛行於天上,歡喜讚歎佛事,彈奏天樂,散灑天花,薰蒙天香,為法會增添隆重與莊嚴的氣氛。飛天並沒有男女、職能之分,均是以香為食,不近酒肉。而伎樂指的就是「音樂」。伎樂飛天會以散布天花、彈琴奏樂等方式,讚歎佛陀廣大無邊的功德。

在佛光山大悲殿的梁枋上繪有天女,肩披帔帛、手持蓮花,並以鮮豔飽滿的色彩著畫;《妙法蓮華經玄贊》提及:「伎樂供養也,因聞法聲而悟道,故作音樂表脩因;而方果滿,故雨天華。」由此可知,伎樂供養讓聽聞佛法者,藉由微妙音聲而開悟。這裡的勝妙音樂比喻悟道因緣的殊勝;雨天華則譬喻果報的圓融無礙。

禮讚諸佛 善巧度眾傳法益

音樂是弘法度眾的善巧方便,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曾說,運用清淨的梵樂音聲可以「禮讚諸佛」、「供養大眾」、「廣作佛事」,更能「廣結善緣」。為此,大師創作許多富含佛法深意的歌詞,並舉辦「人間音緣」徵曲活動,期以現代人容易接受的音樂形式,接引大眾親近佛教、認識人間佛教的理念。

此外,佛光山舉辦大型法會活動前,經常會安排飛天樂舞表演,讓大眾感受當年佛陀說法,諸天歡喜讚歎的殊勝莊嚴,並願此音聲傳遍十方,讓所有見聞者心生歡喜,聽法得益。

早晚課誦 梵唄音聲長道心

佛光山叢林學院女眾學部每日早晚課在大悲殿進行,莊嚴的梵唄音聲攝受佛子,透過誦念經典映入耳根,轉化成善的種子,可以利益自己;將至心虔誠修持的功德,回向十方法界,普願眾生皆能得到法益,即是造福他人。

星雲大師說:「梵唄是用清淨的曲調來讚頌十方諸佛菩薩的功德,蘊含優雅莊嚴的氣氛,有一股深切的感動力量,從梵音海潮中生起歡喜尊敬之心,使心靈昇華。」大悲殿的梁枋以天女讚頌佛樂的圖像,提醒學子們朝暮課誦清淨梵樂的同時,也能憶念佛德、增長道心。

佛光山叢林學院,歡迎報名就讀。 洽詢電話:07-6561921 轉 3001~3002(男眾) 2050~2053(女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