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慰芬以減法思惟設立錸工場

文/黃作炎  |2022.09.03
5040觀看次
字級
竹北錸工場定期舉辦創意市集。圖/錸德文教基金會
楊慰芬(右)靠減法照顧,讓一度臥床的公公葉進泰(左)恢復活力。圖/錸德文教基金會
楊精甫中風後智力退化,靠繪畫逐漸康復,並舉辦多次畫展。圖/錸德文教基金會
錸德集團於2000年成立錸德文教基金會,從事山區兒童的課業輔導,6年多前,開始向外拓展服務,成立長照機構嘉惠員工家人及社區民眾,也提升了現年92歲的錸德前任董事長(也是現任董事長葉垂景的父親)葉進泰失智後的照顧品質。圖/錸德文教基金會
楊精甫中風後智力退化,靠繪畫逐漸康復,並舉辦多次畫展。圖/錸德文教基金會

文/黃作炎 

錸德集團於2000年成立錸德文教基金會,從事山區兒童的課業輔導,6年多前,開始向外拓展服務,成立長照機構嘉惠員工家人及社區民眾,也提升了現年92歲的錸德前任董事長(也是現任董事長葉垂景的父親)葉進泰失智後的照顧品質。

「老後或生病後逐漸失智,總被認為是不可逆的事,但如果照顧品質提升,結果就會不同。」錸德基金會執行長楊慰芬說,娘家父親楊精甫6年前中風後,她偶然間帶著父親去上美術課,沒想到後來父親竟然學得比她還熱中,之後陸續開過2次畫展,目前正在錸德竹北活動空間展出作品。

培養興趣生活有意思

楊慰芬認為,對上了年紀的人來說,能夠待在熟悉及有親人陪伴的家中,健康自立、生活平衡,可說是最幸福的晚年生活。「即便生病了,如果能盡量拉長長輩待在家中的時間,不要太快把他們送進安養院,相信人會活得更有希望和樂趣。」

楊慰芬說,上一代的長輩,年輕時多半忙著賺錢養家,很少有時間培養興趣,一旦退休,就不知道要做什麼好,所以錸德想要設計一些手作課程,透過活動讓無所事事的長輩們,可以靈活運用手與腦。

身兼錸德集團副總裁的楊慰芬,6年前不斷走訪國內外照護機構,終於在日本找到和理想相近的日照中心典範──夢之湖村。

現役人生的養成道場

夢之湖村的理念認為,人生沒有「退休」一說,只要活著就是「人生現役」,也代表「當下就是養成人生幸福的時刻」,每個人都應該在「養成道場」中努力前進、活好自己,而這個概念,後來也成為錸德日照中心「錸工場」創辦的理念。

楊慰芬率同仁前往日本參訪時,非常贊同夢之湖養生村的理念,可惜當時該企業的社長藤原茂忙於開發日本市場,無意往海外發展。「經過數度溝通和表達合作誠意,並通過夢之湖村社長的『考試』,終於獲得他們的海外代理權,在錸德竹北廠成立第一個據點,正式跨足銀髮族日間照護。」

空間寬敞活動很多元

「錸工場」日照中心,概念和型態就像幼兒園,早上把能自理的樂齡者,接到工場學習和遊戲,黃昏時分再把他們安全送回家。工場內有專業人員陪伴長者,但所有的事鼓勵長者自己做,盡量和別人互動,動腦聊天互相陪伴,開心度過一天,回家便能順利入眠。

為了讓多達200坪的空間能時常迴盪著長輩的笑聲,「錸工場」營造出一般居家客廳、廚房的氛圍,非百分百無障礙空間,則是為了讓長者熟悉家中可能出現的「障礙」。而各式各樣有趣的課程:木工、陶藝、編織……讓長者原本僵硬的手指再度靈活。

自立復健凡事自己來

錸工場所設計的員工刷卡系統,規定要採行「微笑打卡」──臉上掛著微笑才能打卡成功。楊慰芬坦言,這是希望提醒員工,要帶著好心情與長輩互動,帶動日照中心的好氣氛。

而「減法照顧」思惟的長照理念,也鼓勵長輩:1.活動內容自主選擇自己決定;2.長者是學員,也可以是老師;3.以社區環境為基礎打造日間照顧中心;4.儘量讓失能者「自己來」,藉以重拾生活自理的能力。

俱樂部型態幸福園地

從2016年4月至今,錸德在台北、林口、桃園及新竹等地,成立多達6個「錸工場」據點,以教室+俱樂部的混合型態,提供長輩溫馨、安全的日間照顧場域,甚至在日本輕井澤也即將完成一座日照中心,首度將服務理念拓展到海外,日後更將結合參訪旅遊,加強台日在「人生現役養成道場」的經驗交流。

目前最具規模的竹北「錸工場」,複合式的成長空間中,1樓是為社區居民開放的書店、花房、餐廳、身障福利機構;2樓是日照中心;3樓則是研發空間,留給針對輔具、電腦程式、VR旅遊等新創研發團隊激盪創意。長輩們在此重新接觸新事物及年輕新創夥伴,從生活中「復健」,變得更加年輕有活力。

提供全方位支持服務

楊慰芬曾和工場內一位80多歲的張爺爺聊天,聽到說這位長輩能輕鬆做幾十個仰臥起坐,便鼓勵爺爺表演給大家看看,在周遭長輩頻頻鼓舞下,爺爺想了想,一鼓作氣就做了30多個仰臥起坐,現場一片拍手叫好聲,讓爺爺咧嘴笑得合不攏嘴。

錸德基金會除了提供日照服務外,也定期舉辦長輩出遊活動、社區適應活動,以及家屬教育指導、照顧者支持團體及講座,提供長輩多元活動及照顧者喘息支持服務。更結合錸德獨家開發的照護App技術,記錄長者活動狀況,讓輕、中度失能失智長者參與動手、動腦活動,逐漸回復生活自理能力。

楊慰芬眼見長輩們,在錸工場日漸恢復旺盛生命力及靈活的肢體,覺得自己的辛苦非常值得。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