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興樂百年皮影戲團 第5代傳人苦撐薪傳香火 王淑芬 |2022.08.31 語音朗讀 303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永興樂皮影劇團走過百年歷史,第5代傳人張信鴻有薪傳熱情,但仍要務農支撐家族皮影戲的香火。圖/記者王淑芬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全盛時期的南台灣有百家皮影戲團,走過百年歲月,永興樂皮影劇團是彌陀區碩果僅存的一家,第5代傳人張信鴻有心傳承,但有限的演出機會,仍要靠務農開曳引機支撐劇團才能延續家族皮影戲的香火。史料記載,300多年前,皮影演師阿萬師隨著鄭成功的軍隊到台灣並定居在彌陀區,是奠定彌陀區有「皮影戲窟」之稱的由來。後來子孫開枝散葉,皮影戲班也在台南、屏東生根。隨著產業及生活型態的改變,電視逐漸取代在廟口看戲的人口,經過百年歲月,彌陀區20幾家的皮影戲團已因藝師的凋零而快速沒落,永興樂是僅剩的一團。永興樂第5代傳人、團長張信鴻只有34歲,接掌劇團約8年時間,因為劇團人手不足,仍不時要靠第4代傳人,即張信鴻的伯父張新國(永興樂藝術總監)協助湊足人手,才能讓劇團在神明聖誕或廟會酬神順利演出。圖 / 記者王淑芬張信鴻有心傳承瀕臨失傳的皮影戲團,但一年大約30多場的演出,不足以讓劇組人員一家溫飽三餐,所以張信鴻的劇團香火還要靠開曳引機整理農地來支撐。永興樂位在彌陀鹽港一路的工作坊有約30坪的空間,搭設了一處有燈光照明的舞台布幕,另有皮偶雕刻工作檯及置滿牛皮的物架,其餘牆面滿是獎狀、錦旗和一代代劇團演出的記錄,照片、海報都泛黃了,但看得出是塵封已久的歷史,更是風光記事。有張新國率團到香港、紐約、加拿大等城市或國家大受歡迎的珍貴畫面,也有近年到法國亞維儂藝術節或匈牙利藝術節的演出,一幀幀精采的照片,張新國眉飛色舞有說不完的故事。圖 / 記者王淑芬劇團第一代張利於1896年創始「頂鹽埕皮影戲團」,再交棒給張晚並更名為永興樂皮影戲團,張歲與張做是第3代,並於1978年立案皮影戲團,張新國與張英嬌為第4代。永興樂走過126年歲月,戲團曾經有接不完的訂單,也風光的受邀出國表演,如今是彌陀僅存的一團;但是談到經營及傳承,張新國及張信鴻有道不盡的辛酸。圖 / 記者王淑芬張新國說,要讓劇團薪火不滅,除了要有接班傳人,還要有與時俱進的劇碼。所以他一直在推陳出新,還取材《天方夜譚》中「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的故事,在傳統與現代、本土與外來的表演中交織戲劇的共鳴,不僅要喚回昔日戲棚下追劇的觀眾,也圈進不少年輕粉絲,一起來領略皮影戲的趣味。已經74歲,張新國仍是劇團的「主演」,常一人分飾3個角色,所以他要有音域分明的聲調,不僅能聲似少女般的嬌嗔、也要有老婦的粗嗓、有時還要有暴君霸道的聲線。所以即使沒有演出,張新國也常埋首工作坊裡發想編劇、練聲線,有時還要自製「細絃仔」,用林投木雕刻細絃仔的聲筒,以做為皮影戲演出的襯底及背景和絃音樂。而張信鴻則是洽接劇團演出的團長,也是負責雕刻皮偶的匠師,閒來一根木棒,一支雕刻刀,只見他一槌槌的敲擊、打洞,讓皮偶有頭、身及下肢3部分,經縫合裝桿才能讓戲偶分解出坐、臥或起身行走等姿勢的變化,讓故事的演繹更生動、活潑。圖 / 記者王淑芬談到出演機會,張信鴻感嘆一年大約30場的訂單,一年不到百萬元的營收,難以支應演出成本,所以即使團員有再多的熱情及傳承的決心,每人都要有一份穩定收入的副業才能讓香火延續下去。張信鴻是曳引機駕駛,田間翻土是他養家的經濟來源,而戲班則是皮影戲家族不可失傳的職志。雖然經營戲團很辛苦,不過談到他們受邀站上國際舞台,一幕幕風光榮耀的畫面,尤其,張新國還獲得第24屆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高雄文藝獎等殊榮,談到風光的故事,張新國的臉上堆滿了笑容,也似乎一切辛苦值得了。圖 / 記者王淑芬張新國將皮影戲傳給姪子張信鴻,伯姪兩人常在工作室討論創新劇碼,偶爾也找來張信鴻的姑姑張英嬌一起研議角色分飾,尤其在酬神或是廟口大型演出,要更多的人手協助,一班5到7人,張英嬌常被拉著上陣,主演、拉桿、拉絃、敲鑼、燈光及助手等,一場戲兩個小時,大家忙得不可開交。走過百年歲月,彌陀區的皮影戲團只剩1團,由於是傳統表演藝術,高市府文化局已列為無形資產;永興樂有心傳承這項表演藝術,繼續在地方重要節慶演出,他們的熱情受到關注,彌陀國小等還多次邀戲團到學校表演並分享偶戲的操演。藝師們努力的在做扎根推廣,希望曾是彌陀藝術特色的皮影戲能薪火不滅。 前一篇文章 傳承曲藝薪火 彰化成立青少年南北管實驗樂團 下一篇文章 楠特3特教生展才華 作品前進帕拉亞特東京展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3【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6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風土心》典藏展 再現土地情感與生命追求高雄春藝重磅登場 三檔國樂新舊相融再現眷村場景 《六公里的返鄉路》獲休士頓影展金獎跟著時空旅人 探索現代建築與歷史場域故事再現傳統戲曲榮光 地藏庵化身戲台上演八仙傳奇讓心靈反璞歸真 鄭宗龍《毛月亮》國際巡演獲好評 作者其他文章保密防跌 強化骨鈣是關鍵駁二花漾市集 迎溫馨5月無價的禮物 器官捐贈 讓生命更美麗龍葵含甜菜鹼 緩解眼球乾澀旗山鯤洲宮石香爐 高市府封為古物狗醫生友善互動 助病友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