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感覺毛不簡單

文/江明麗  |2022.08.30
1093觀看次
字級
圖/123RF

文/江明麗 

與好朋友聊天時,有些習慣用語會一再出現,其中「感覺」二字代表了強烈的個人意識與主觀理念,但這種形容可能是由視覺、觸覺、嗅覺等感官累積而成的表達,原則上是虛擬無形的,不過在部分動物、昆蟲甚至植物身上,這二字可是幫它們很多,因為它們天生帶有「感覺毛」。

統合感覺 動作反射

感覺毛相較於生物體內龐大的感覺系統不同,感覺系統反應大部分的外界刺激,而感覺毛比較帶有輔助的能力,套句流行語,就是幫主人開外掛,等於多了一項天賜的技能。感覺毛並沒有串聯神經,主要是透過毛囊特殊的血囊感知,當外界有刺激產生,血囊受到壓力,傳達到底部的力學刺激感受器產生反應,再詳細一點說,就是鬍鬚底部有一個稱為「本體感受器」的感覺器官,它向神經系統和大腦發送觸覺信號;本體感受器將身體和四肢或頭部的位置聯繫起來,這對於動物能夠快速決定下一個動作很重要,它們可以幫助動物弄清楚是否可以適應狹窄的空間,或是可否感知空氣振動,極可能有助於奔跑的捕食者,將對獵物運動的變化做出下一步反應。

剛硬鬚毛 獨特作用

這部位呈現的外觀多是毛鬚的樣子,主要長在臉上的鼻、眼附近,譬如貓、狗,或松鼠、花栗鼠、豪豬等齧齒目類動物,有些會長在腿上或足部,昆蟲的話則會散布全身,尤其是翅膀部位,蟑螂、蜜蜂等身上的感覺毛就有好幾種,長的、短的、細的、粗的,不過一般動物身上看到的感覺毛都會比體毛來的剛硬許多些。

感覺毛有其重要性,連世界知名的卡通偶像Hello Kitty,可以沒有嘴巴,但是那可愛的幾撇毛鬚一定要畫上,因為這是成為她的形象表徵之一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