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鞍國小小朋友討論如何加強結構。圖/大葉大學提供
【記者羅智華綜合報導】位於南投縣的大鞍國小,海拔800公尺,被稱為「最接近天空的小學」,然而學校地理位置距離消防隊超過10公里,為協助學童強化防災知識,並響應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推動的「基礎科學促進永續發展國際年」,大葉大學消防安全學士學位學程師生前進大鞍國小,帶領孩童認識科學與防災。
大葉大學消防安全學士學位學程副教授周中祺表示,此次科普行動從「STEAM教育」的概念出發,融合科學、科技、工程、藝術、數學,搭配動手做,由老師引導小朋友認識力學與建築結構,學習生活與防災科普。也設計互動災害體驗讓小朋友用筷子與黏土製作建築物模型,思考結構與支撐的關係,同時藉由葉子等其他物件,模擬地震或其他災害的破壞,了解作用力、反作用力等科學原理。
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將2022年7月到 2023年6月訂定為「基礎科學促進永續發展國際年」(簡稱IYBSSD),希望在面對社會與環境的重大挑戰時,基礎科學可以發揮重大作用。
大葉大學工學院院長李清華表示,近年來消防學程師生結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設計了不同年齡層的教案,與各級偏鄉學校合作,藉此推廣科學與防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