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仁武校區被疑破壞文化遺址,校方允諾將待試掘結果完成後再進場施工。圖/高雄市文化局提供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國立中山大學在仁武校區設置醫學教育基地,但是接連被文史團體質疑破壞史前文化遺址,中山大學今天表示,仁武校區首棟醫學教學大樓預計9月中動工,但考量可能有疑似史前文化遺址,將待試掘結果完成後再進場施工。
文史團體多次指控中山大學仁武校區開挖工程疑似破壞文化遺址,要求停工,市府文化局回應要求中山大學後續施工須聘專業考古機構監看等。
文化局及中山大學今天聯合發布新聞稿說明,文化局說,為慎重起見協調中山大學在既有的環評考古調查之外,再委託專業機構針對即將動工的綜合教學大樓執行考古試掘及監看,並於基地南側滯洪池範圍進行標本採集及研究,以兼顧開發與文資保存。
中山大學也指出,仁武校區做為醫學教育基地,民國108年至110年編列5000萬元完成「仁武校區整地計畫」。而首棟醫學教學大樓工程原預計今年9月中旬後動工,但慎重考量可能有疑似史前文化遺址,將待工程前試掘結果完成後,再進場施工。
中山大強調,於103年4月就委託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副研究員李坤修就仁武校區基地及周邊500公尺範圍進行文獻資料判讀及實地調查,基地內並未發現任何經登錄或未登錄文化資產,但於基地外南側與西側均發現史前陶片遺留。中山大研判有關基地外陶片與史前遺址的存在,可能是客土而來的二次堆積,非原始堆積,另外陶片也可能為原始堆積表層暴露而出。
有關文化局協調中山大用更謹慎的方式再委託專業考古機構進行工程前試掘及後續監看等,中山大學強調,學校很重視文資保存,將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相關規定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