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販運工作坊登場 民團場外訴求重視移工困境

李祖翔 |2022.08.23
710觀看次
字級
外籍漁工人權保障聯盟在防制人口販運國際工作坊外抗議,希望解救販運受害國人時,也重視在台的移工困境。圖/台灣人權促進會提供

【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移民署23、24日兩天舉辦「防制人口販運國際工作坊」,場外由綠色和平、台灣人權促進會等組織而成的外籍漁工人權保障聯盟也在抗議,認為工作坊無法解決近日柬埔寨人口販運的難題,且沒有針對美國提出的建言做處置。

聯盟指出,美國國務院在7月19日公布2022年「人口販運問題報告」,持續將台灣列為防制人口販運成效最佳的第一級,但聯盟認為台灣人口販運問題與強迫勞動狀況依然嚴重。

聯盟解釋,台灣外籍移工長期遭受結構性的壓迫與歧視,議題包括:「無法自由轉換雇主」、「勞檢無視困境」、「扣留重要文件」、「勞資無法對等協商」、「超時加班沒有加班費」、「沒有周休二日」、「政府無法有效規範仲介業 」、「仲介債務拘束移工非自願勞動」、「違法買工費氾濫」、「仲介介入勞動契約抽取不法利益」、「政府放任移工負擔高額仲介費」、「遠洋移工被迫簽下多重相互矛盾勞動契約」、「家護移工與本勞看護工同職不同酬」、「女性移工懷孕無保障」等。

聯盟想說,不是只有台灣人在海外成為人口販運受害者,此外高度疑惑「防制人口販運國際工作坊」的議程,難回應台灣人在柬埔寨成為人口販運受害者的議題,也沒想好好處理過去包括遠洋漁業的強迫勞動、家事移工處境及大學血汗國際學生等迫切問題。

宜蘭縣漁工職業工會祕書長李麗華以2018年11月因尿毒症住進羅東博愛醫院的印尼漁工Muridin為例,指他遭雇主仲介「用完即丟」,案涉及人口販運被害者的多項鑑別指標,如勞力剝削、脅迫恐嚇、拘禁監控、故意隱瞞重要資訊、不當債務拘束、扣留重要文件與利用他人不能、不知或難以求助的處境等,然而官方態度消極,不願以人口販運防制法處理。

因此,李麗華呼籲立法院制定符合實際狀況的《人口販運防制法》。

台灣國際勞工協會研究員陳秀蓮說,台灣所有藍領移工都符合人口販運的要件,希望勞動部與移民署確切因應。

新事社會服務中心漁工組專員李正新表示,有許多無良的仲介利用工作合約讓移工來台,抵台後卻沒有依合約內容走,或與移工另立不平等合約,不只有廠工,也包含看護工及漁工,因此呼籲政府加強勞動檢查與查察,主動發現移工職場勞動困境。

台灣人權促進會祕書長施逸翔表示,經濟處境不利者往往被現實所逼、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被迫「選擇」以跨國移動的方式付出勞力,淪為「人口販運受害者」,呼籲政府跨部會營救受困國人時,檢討與改革已經三十年的移工政策,拯救68萬名來自東南亞的外籍移工。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