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23RF
文字內容節錄自《有趣到睡不著的植物學:花朵占卜有必勝法!》,快樂文化授權使用
圖/123RF
文/稻垣榮洋
這個世界上既有參天大樹,也有生長在路邊的小雜草,在演化過程中,「樹」和「草」究竟何者較先進?樹有樹幹又長滿樹葉,各位可能認為樹的構造複雜,演化程度較高。事實上,草的演化程度比樹高。
植物恐龍 競爭長大
各位如果看過恐龍電影,一定會看到由巨型植物形成的森林。那個時代的植物長得真的很高大。在恐龍繁榮的時代,地球氣候溫暖,光合作用需要的二氧化碳濃度也很高,植物欣欣向榮,愈長愈大、愈長愈高。恐龍為了吃到大樹上的葉子,體型也愈來愈高大。於是乎,植物為了保護自己,避免成為恐龍的食物,進而朝巨型化演化。恐龍為了吃到更高大的植物,演化成長得更加高大的體型,就連脖子也變長了。植物和恐龍就是這樣互相競爭,彼此爭相長高長大。這就是共同演化。
高大的植物是由微小的苔蘚植物演化成的高大羊齒植物(蕨類),又演化出裸子植物、被子植物,這些植物都形成了巨樹森林。
草本植物,也就是大家熟知的「草」,誕生於恐龍時代尾聲的白堊紀後期。當時地球上原有的一大塊陸地,受到地底岩漿對流影響而分裂,開始移動。分裂的大陸板塊互相碰撞擠壓,造成歪斜隆起的地貌,形成山脈。地殼變動也引起了氣候變遷。當環境驟變,植物自然沒有時間慢慢長成大樹。
環境變遷 草本發展
簡單來說,植物必須在短時間內長大、開花,留下種子,加快世代更新的速度。「草」便在這樣的情形下迅速發展。
現在稱為「單子葉植物」的植物率先產生革命性演化,演化出草的型態;後來雙子葉植物也出現了草。
如今單子葉植物幾乎都是草本,雙子葉植物則包含木本和草本。專家到現在還不清楚單子葉植物經歷了怎樣的演化過程,但可以確定的是,單子葉植物具備快速演化和功能性,可以適應環境的變化。
根據自然課教科書的內容,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的差異就如同各自的名稱,雙子葉植物的子葉有兩片,單子葉植物的子葉有一片。另一項差異則是,橫向剖開雙子葉植物的莖部有一圈由導管和篩管所組成的形成層,單子葉植物則沒有形成層。
文字內容節錄自《有趣到睡不著的植物學:花朵占卜有必勝法!》,快樂文化授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