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核生物吞噬藍綠藻,建立共生關係。圖/宇田川由美子
圖/宇田川由美子
文/稻垣榮洋
植物不像人類會走會跳,四處奔波。為什麼植物不會動?
自營生物 無須覓食
如果你問植物:「你為什麼不動?」相信植物一定會這麼回答:「為什麼人類要動才能活?」
動物不動就無法存活,因為動物必須覓食,四處找食物吃,填飽肚子,但植物不需要四處移動覓食,所以不會動。
人類都是從自己的角度看待其他生物,可是,人類的生存方式不是理所當然的道理。說不定看在其他生物眼裡,人類的生存方式十分怪異。
話說回來,植物的生存方式真的很奇特。為什麼植物不用像動物那樣到處覓食,不吃東西也能活?原因就在於「光合作用」。植物利用太陽光的能量,利用水與二氧化碳製造出生存所需要的糖分,這就是光合作用。
植物只要行光合作用,從土壤吸收水分和礦物質,就能製造出生存所需的所有物質。這就是植物被稱為「自營生物」的原因。而動物無法自行製造養分,必須吃植物或其他動物才能存活,由於這個緣故,動物稱為「異營生物」。
38億年前,地球剛出現生命時,植物與動物基本的生存機制沒有太大差異,因為它/牠們都是從同樣的祖先演化而來的。
含葉綠體 行光合作用
植物與動物的最大差異,就是植物細胞內有葉綠體,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重要物質,但動物細胞沒有。既然葉綠體是植物與動物的最大差異,那麼,葉綠體又是怎麼來的?
葉綠體有一個神奇的特性:一般細胞核裡都具有DNA,葉綠體的DNA與細胞核裡的不同,會自行增生,這個特性讓科學家認為,在很久很久以前葉綠體是獨立的單細胞生物,後來被更大的單細胞生物吞噬,在細胞中共生。這就是現在盛行的「共生體學說」。也就是說,大型單細胞生物與行光合作用的單細胞生物相遇,誕生出植物的祖先。
文字與圖片內容節錄自《有趣到睡不著的植物學:花朵占卜有必勝法!》,快樂文化授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