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秀林 風光旖旎浮嵐翠 魯閣長春逸秀林 文/人間社記者楊璽樺 |2022.08.22 語音朗讀 549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青農返鄉採山蘇。圖/後山蕨起提供崇德海灣遠眺清水斷崖。圖/秀林鄉公所提供長春祠旁的長春橋。圖/人間社記者楊璽樺東西橫貫公路「太魯閣」閣口。圖/太魯閣國家公園提供中橫公路「九曲洞」。圖/人間社記者楊璽樺圖/人間社記者楊璽樺佳民部落蔬食「山蘇雨來菇薑黃飯」。圖/後山蕨起提供長春祠的「長春飛瀑」是中橫別具意義的地標。圖/人間社記者楊璽樺 文/人間社記者楊璽樺花蓮縣秀林鄉是全台面積最大的鄉,面積達1642平方公里,比彰化縣面積還大,境內有5座百岳,東部可俯瞰太平洋,重巒疊嶂,風光旖旎;東西橫貫公路起點的岩壁上,有知名書法家趙恆惕所題「魯閣長春」4字。秀林鄉是太魯閣族原居地,全鄉1萬7000多人中,太魯閣族人口占90%以上,漢族反而成為「少數民族」;這些少數的漢人,大部分是中橫公路開通以後,留下來的築路榮民。鄉內有美麗的峽谷地理景觀,觀光業興盛。清水斷崖 名列台灣八景大約600至900萬年前,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發生碰撞,形成「蓬萊造山運動」,台灣島從海中隆起,並持續抬升,原本深藏在海底的厚層大理岩,因此被推擠上來,形成太魯閣峽谷主要岩層。名列「台灣八景」之一的清水斷崖,因「蓬萊造山運動」造成台灣東部地殼快速隆起,形成陡峭的山壁,加上強烈海蝕作用,山壁幾近垂直,形成「山連海、海連天」的壯麗景觀。 由於台灣雨量豐沛,流經太魯閣峽谷的立霧溪,經年累月的侵蝕厚層大理岩,太魯閣峽谷就在板塊抬升、立霧溪下切的兩種作用力之下,經過百萬年的時間,慢慢形成壯麗、猶如鬼斧神工雕琢的太魯閣峽谷。長春飛瀑 天堂步道攬勝1958年,中橫公路修築期間,公路局在立霧溪谷邊的峭崖旁興建長春祠,以紀念開闢中橫公路不幸罹難的225名築路榮工。長春祠旁有泉水自山壁湧出,形成散瀑,取名「長春飛瀑」,為中橫公路具特殊意義的地標。長春祠後方的峭壁闢有石階梯,蜿蜒而上,十分陡峭,也被稱為「天梯」;循階而上可經觀音洞、太魯閣樓、鐘樓、吊橋、禪光寺,俗稱「天堂步道」。其中的禪光寺屬於佛教臨濟宗,是中橫公路沿線難得的一處僻靜山寺。祖靈信仰 太魯閣歲時祭秀林鄉是太魯閣族的大本營,以祖靈為傳統信仰中心,信仰觀念自成一格。族人對於祖靈的尊敬和追隨,從小就培養落實在生活中,並藉由與祖靈的對話,培養守規矩、尊重長者的良好品德。每年10月15日是太魯閣族的「歲時祭」,也是感恩祭,族人以虔誠的心祭拜祖靈,感謝祖靈庇佑,並祈求來年家庭安康美滿,五榖豐收,同時以歌舞感恩祖靈及上蒼。太魯閣族的傳統為男獵女織,男童約自10歲起就必須跟隨父兄學習打獵技巧,了解動植物等自然知識,以及學會辨識方位等山林間的生存技巧;織布則是太魯閣族女性的工作,全家人的衣著全賴婦女一針一線織成。佳民部落因氣候溼潤陰涼,適合山蘇生長,是台灣種植山蘇最廣的區域,近年來年輕人返鄉傳承祖業,採山蘇、做竹杯、敲木琴,並以「後山蕨起」為名,推出以山蘇為主題的部落咖啡、蔬食及下午茶等文青農業。九曲蟠龍 見證人定勝天九曲洞是太魯閣峽谷最精華的路段之一,山壁上刻有書法家梁寒操題字「九曲蟠龍」,以及黃杰將軍題字「如腸之迴,如河之曲,人定勝天,開此其局。」從九曲洞俯瞰立霧溪,山壁緊峙,地勢險峻,令人讚歎震懾。位於九曲洞及燕子口之間的靳珩公園,在中橫開鑿過程中,因地勢險惡,曾造成多人傷亡。1958年公路局橫貫公路合流工程處段長靳珩,在巡視橋梁工程時,發生地震,靳珩所站的木橋被落石擊中,他墜谷殉職,後人為紀念他,將橋梁取名「靳珩橋」,並在橋旁建「靳珩公園」。天祥勝景 山中白衣觀音天祥,太魯閣族人稱為「塔比多」(山棕),研判早年在山野裡有大量的山棕。日治時代曾設佐久間神社,中橫公路開通後,設立文天祥塑像,更名為「天祥」。天祥的「祥德寺」坐落於立霧溪高地,屬於佛教臨濟宗寺院,因四周群山環抱,猶如九朵蓮花,因此有「台灣九華山」之稱。祥德寺有天峰塔、白衣觀音等勝景。其中「白衣觀音」高26台尺,全身雪白,從天祥河階即可看到。 前一篇文章 屏東.長治 抗日聖地火燒庄 長治久安永流芳 下一篇文章 宜蘭.五結 走尪民俗祈永安 傳統創新話利澤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巾幗不讓鬚眉——辜嚴倬雲燦爛的一生2025.04.25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5吃蔬果補膳食纖維 助腸道代謝防發炎2025.04.2506【城市浮光】新山也有春天2025.04.2507蝙蝠倒掛睡覺有祕密2025.04.2508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9【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10【第十七屆 台積電 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篆隸楷組參獎2025.04.2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桃園.八德 八姓拓荒福滿居 埤圳風情慶有餘新北.平溪 瀑布之鄉彩虹淵 老街天燈共祈願台北.內湖 山橫春靄映嵐彩 新柳拂水照錦帶 作者其他文章花蓮.壽豐 花東縱谷如畫卷 池南山水怡心田雲林.林內 八色鳥與蝶共舞 螺溪搶水種米穀 月光寺祝禱 盼消災免難